馬鞍山廣場違規開茶座逾半年

馬鞍山廣場違規開茶座逾半年

【本報訊】長和旗下的馬鞍山廣場涉未經批准擅自開設茶座逾半年,地政總署指,業權人已後補申請書,會再處理有關申請及追回有關土地補價或豁免費,但無回應會否就有關違契行為作出懲罰。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批評,商場違契開設商店是先斬後奏,即使後補申請追回有關補地價,行為仍不可接受,「某程度上係逃稅」。
涉違契的位置是馬鞍山廣場3樓,經營日式茶座,出售飲品及蛋糕等,除了櫃位,店舖亦提供大約50張座椅,櫃位與座位之間有容許約二人同時通過的通道。記者一月初到現場觀察,有不少人光顧。本身居住馬鞍山區的工黨社區幹事吳惠靈表示,餐廳開張大約半年,旁邊就是超市,人流較多,「開咗之後明顯逼咗好多」。

疑變相逃稅

地政總署回覆查詢指,違契開設餐廳的面積約100平方米,該處並非在地契條款所要求24小時開放的公眾通道範圍內,惟根據地契條款,該處只可用作超級市場、酒樓餐廳及零售商店用途,其性質、類型及服務範圍須得到地政總署事先批准,而業權人未取得上述書面批准。
趙恩來解釋,地契限制私人發展項目中商業樓面面積以及地積比率,而是次違契開設餐廳的位置並非處於准許的商業樓面範圍當中,因此需要事先向地政總署申請,獲批准後商場業權人亦須向政府繳交土地補價或豁免費。
趙恩來批評,商場未經批准便擅自開設餐廳,被揭發後才向地政補回申請是違反規劃程序,「先斬後奏,畀人發現咗先補番,某程度上係逃稅」。趙亦指,違規逾半年反映地政巡查力度不足,變相縱容事件,「政府都唔會就住呢啲違規情況提出檢控,俾人揭發補返申請就冇事,咁咪越霸越大囉。」
本報向商場業權人長實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記者趙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