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屢受辱罵 大律師公會憤慨憂無理指控削大眾對司法信心

法官屢受辱罵 大律師公會憤慨
憂無理指控削大眾對司法信心

【本報訊】近年法官屢成為建制派攻擊的對象,大律師公會新任主席林定國於電台節目表示,對社會漸多針對法官的無理謾罵和威脅性言論感到擔憂和憤怒,認為無理批評不斷出現,日久定必削弱大眾對司法制度的尊重和信心。立法會議員認為謾罵言論自佔中後出現,要警惕有心人或刻意攻擊司法體系,影響市民觀感。
記者:袁楚雙

建制團體珍惜群組去年11月就釋法爭議到高院抗議,指摘法官猶豫不決。資料圖片

林定國昨於港台《香港家書》表示,社會上越來越多針對法官的無理指控和謾罵,言論甚至具侮辱和威脅性,令他感到擔憂憤怒。他指大家有言論自由評論法官判決,但評論應基於充份了解有關案件的證據和法官的判案理由後才提出,用字和態度也應保持克制,以表示基本禮貌和尊重。

大律師公會主席 林定國

楊岳橋促社會領袖自重

他稱入行廿多年從無懷疑過法官誠信,相信他們一直不偏不倚工作,本港法治方面在全球名列前茅,法官功不可沒。他不擔心法官會屈服於無理壓力,但若對法庭的無理及侮辱性批評不斷出現,即使毫無根據,日久必令大眾產生懷疑,繼而削弱對整個司法制度的尊重和信心,故維持法治不只要人民守法和權力機關依法辦事,更重要是所有人尊重和信任獨立司法機構。
近年不少親建制團體或人士都曾挑戰過法官或司法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中央政府甚至要求香港法官要「愛國」;中國國務院新聞辦2014年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將法官視為「治港者」,並需與司法人員維護國家主權及安全,惹來司法界極大迴響。
本身是執業大律師的公民黨黨魁楊岳橋指,針對法官的批評自佔中開始,他不認為在真正的法治下,法官被批評數句,司法獨立便會崩潰,若以事論事評價司法體系無可厚非,但社會出現一些有意識攻擊,或會影響市民對司法機構的印象。
他舉例指,立法會議員葛珮帆在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指佔中後出現「警察拉人、法官放人」、甚至有人責難法官不愛國等,這類無理批評相信法庭不會還擊,但市民若對法庭失去信心,重建公信力便需要漫長時間。
楊岳橋續指司法獨立是法治社會最重要基石,有權力人士不應干擾。若有人不斷挑動民粹針對法庭,防線終會失守。他對本港司法獨立有信心,但促請社會領袖或有權力人士自重,勿再無理批評司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