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沒有人試過,真的從零開始。 」
有沒否想過你身上的衣服,可以來自你的寵物?香港有人將寵物貓狗自然脫落的毛毛,織成冷帽、頸巾和衣服等。老闆樂美怡笑言,這門生意一條毛都不能少:「你養得佢,緊係好錫佢。嘩,變左我真係要好小心對待。」
記者:蘇汝卿 攝影:彭志行 剪接:魏利民
六年前,樂美怡(Margaret)跟一起讀理大碩士設計課程的同學眼見寵物美容店一換季,每天就扔掉大量毛毛。她們靈機一觸,想到將這些「垃圾」upcycle。於是,她們靠朋友和愛護動物協會捐贈的毛髮,又請教美國織狗毛達人Kendall Crolius,閉關三年 ,試織不同品種和長度的貓狗毛。相比羊毛,狗毛量少又短,無法放進機器大量處理,「全人手,冇一個工序走得甩。」收到毛髮後,要重覆清洗、消毒,再曬乾,然後分梳、打冷,最後編織。而Margaret表示最難就是打冷,更特意從外國購置家庭打冷機:「我初初打出來的冷,兩下就斷,一拉又斷。要十分靜心平和,才能打得順滑和漂亮。而且每個人手感不一,要同一個人一口氣打,才確保粗幼一致。」
直至2014年,Margaret才有信心開網店Wouf,讓寵物主人訂製衣飾;不靠剃和剪,靠主人逐條梳出來,再儲起,製成獨一無二的溫暖牌:「希望鼓勵他們,多陪伴寵物,而其中一個活動就是幫牠梳毛。」技術層面可解決,但把狗毛披上身,不會覺得古怪嗎?原來外國寒冷地區,一直也有狗毛衣飾。Margaret亦指狗毛不吸水,比羊毛乾爽,更保暖。不過,這個老闆亦老實,會不耐其煩的提醒客人:「輕微,但一定會甩毛。」毛髮不足兩寸不接,量少又不接,Margaret試過幾個月一張訂單都沒有。「理想長度是4寸或以上,但香港太熱,我只可要求兩寸或以上。」自認執著的她,卻遇過不少比她更執著的客人:一次客人表明要親自把毛送到辦公室,一手交一手,而且每個工序也來監工:「看到他緊張的程度,令我很感動。」全人手製作需時四至六星期,每件衣飾賣一千多至三千五百元不等,她倒覺得「這是自己狗仔的,價值不能比擬。」
她的辦公室位於九龍塘的創新中心,那裡的書櫃滿是人類飼養寵物的歷史書、紡織書,角落都放置毛冷飾物--香袋、坐墊、十二生肖公仔等。見我們的攝影師逐件作品拍個不停,Margaret便大為緊張:「這只是試驗品!要技術成熟些才能推出市場。」創業三年,現時請了三個兼職,這位設計師坦言未有盈利:「對我而言,感情價值真的很高,放不下。」回顧六年前,Margaret是一個「淨係識湊仔」的師奶,後來子女大了,出來找工作飽受挫折。現在有人欣賞自己的手藝和創意,Margaret覺得很幸運:「以前我的世界只有3個小朋友,無一技之長。現在不斷增值,是有種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