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醉起言志 - 林道群

春日醉起言志 - 林道群

春節剛過,乍暖還寒,放假的仍在過年,上班的已開始工作,台北國際書展新春大吉,搶先開幕,讀書做書的這麼勤奮,天道酬勤,君子自強,此之謂也。幾十年來台北的出版發展蓬勃,堪稱兩岸三地的龍頭,本來這一年一度的書展亦足以傲視兩岸三地,卻因國際書展的「國際」二字,一直以來被大陸杯葛,內地出版社一律不准參展。政治是政治,文化不只是文化。當然民間出版交流還是很頻繁的,隨手的例子是今年書展,文化部和茉莉書店籌辦的珍本古籍拍賣,邀請的唯一嘉賓正是《書蠹牛津消夏記》作者、人在大陸的王強先生。
王強這樣的書癡成了明星級的作者,也可說是讀書人的一種光榮。他既然要來台北,我們邀請他到臺灣商務的牛津攤位,和讀者交流讀書藏書的心得。今年恰逢臺灣商務書館七十週年,(沒錯,北京商務印書館今年創館一百二十週年),話說臺灣商務創立,與國民黨敗退臺灣不完全是同一回事。查商務館史,一九二一年,張元濟延攬奇才王雲五入館,攜手努力,為商務締造了三四十年代的出版高峰。一九四七年派員到臺北籌設分館,購下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三七號三層磚木造房屋一幢(現址保存)。四九年與北京分開,改名臺灣商務印書館開始獨立經營。幾十年來,由王雲五掌管的臺灣商務,展開的傲人事業,不用我在此贅言。最近和金耀基先生茶敍,金先生一再說起他的雲五師這一位奇人──幾乎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學問都是自學苦修所得,年輕時曾窮三年時日一字一字的通讀《大英百科全書》,憑一篇宴會致詞為孫中山所賞識,應邀擔任大總統府秘書,發明的四角號碼揚名中外,著述百餘種,主持商務四十年,形塑商務成為現代中國出版界的重鎮,不應考不競選不求官(金先生說,只有金圓券一事,雲五師從來一句不提),寧一日不食,不肯一日不讀書。
以前看過王雲五寫的行書條幅,如行雲流水,是他的五言詩《反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處世若壯遊,胡為不勞生。壯遊不易得,豈宜虛此行。偶爾一回醉,終日須神清……」昨天我想起來,情請曾是臺灣商務副總編的金先生,用其頗「有一家面目」的金體書(余英時語),也寫了這首五言詩,明天帶上去台北書展,祝賀商務七十年,並與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