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泰國人妖 - 邁克

除了泰國人妖 - 邁克

提起跨性別藝人,即刻想起前兩天網上一篇講春晚咪嘴的文章,原來早於一九九四年,勇敢的總導演郎昆便提倡打假,第一次要求參與歌者全面現場演唱,在檢討會上振臂疾呼:「全世界,除了泰國人妖,只有春晚在假唱!」哈哈哈,二十幾年前中國遊客尚未湧往國際,有幸於曼谷或芭堤雅風月場所欣賞過變性人或易服者表演雙簧的陸客寥寥無幾,這位郎先生可謂旅遊先鋒,見多識廣學以致用,一出口就教土豹子們無言以對。我雖然極力反對事先收音陋習,毫無保留支持要來就來真的,卻不得不質疑這句話的純淨性,歐美那些主要供老派同志聯歡的扮嘢騷,好像迄今仍承續播放錄音帶傳統,台上幾可亂真的西蓮狄安青筋畢露,擴音器傳出的是《鐵達尼號》電影原聲帶,誓言旦旦「邁克will go on」,只要男優眼耳口鼻準確演繹女伶聲音裏的表情,顧曲周郎完全不以為忤。香港好些電視綜藝節目似乎也樂此不疲,甚至外地著名歌手如麥當娜,亦曾遭踢爆因年事漸高,演唱會某些又唱又跳的快歌事先錄定音,費事出現仙界最棹忌的上氣不接下氣醜態,這方面春晚絕對不寂寞。
該文有一點值得商榷:作者指「這種假唱,在日本有種說法叫『演歌』,也就是表演唱歌」,自作聰明亂咁解畫,識者無不掩嘴而笑。「演歌」當然不是夾口形的代名詞,而是一種流行歌曲品種,興起於明治時代,有點像葡萄牙的Fado,最後一批嫡傳歌手如北島三郎和美空雲雀,我們小時候仍然聽到。被日本治過的台灣,歌壇一度深受此風影響,陳芬蘭姚蘇蓉以至江蕙無一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