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拒停用有問題心臟去纖顫器

康文署拒停用有問題心臟去纖顫器

【本報訊】衞生署上月曾發聲明警告一款急救用心臟去纖顫器可能因電池接觸不良(生銹)致突然無電失靈,令病人有失救風險。《蘋果》發現康文署轄下其中49個公眾泳灘及泳池場地至今仍使用同款急救儀器,但署方暫拒停用,只吩咐康文署員工每周自行檢查儀器及清除氧化物。有資深救生員及泳客均質疑署方應變方法兒戲,擔心危及泳客安全,香港代理回應指下周初會派人實地檢查康文署儀器以釋外界疑慮。

LIFEPAK 1000心臟去纖顫器

囑員工每周除銹被轟兒戲

惹爭議的LIFEPAK 1000心臟去纖顫器(約2.5萬元)由Physio-Control生產,衞生署上月20日發聲明,引述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發出安全警示,指該儀器的電源接觸點與電池間歇性接觸不良,令治療病人期間,儀器可能毫無預示下停止操作,FDA收到34宗相關報告,其中8宗屬嚴重事故。衞生署正跟進事件,又透露有653部同型號儀器已供港。
康文署證實轄下公眾泳灘及泳池有49部同款去纖顫器,但仍繼續使用。康文署解釋早前聯絡生產商在港代表後,生產商建議只需把電池從該儀器移除及重新裝置,並於每周例行檢查時將電池抽出及重新安裝一次,即可清除電池金屬接觸位的氧化物防止故障,署方按該指引檢查後,認為儀器仍可安全使用。
但港九拯溺員工會前主席郭紹傑批評,康文署是推卸責任予前線員工,「檢查去纖顫器責任重大,如果檢查時冇事,急救時卻出事,員工係咪孭鑊先?」他質疑康文署做法兒戲,促康文署更換其他型號的去纖顫器。消防處救護員會總幹事屈奇安則指泳池、沙灘等場所濕氣較重,或較大機會令金屬生銹致電源接觸不良,他建議可考慮加強防潮措施保護這些場所的去纖顫機。
心臟科專科醫生何鴻光則指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器常用於急救,當病人昏迷不醒,救援人員會將儀器置於病人胸口,若儀器發現心跳紊亂即會輸出電流幫助病者心跳回復正常;若病人心臟停頓,儀器亦會提示救護人員以心外壓助病人心臟復蘇。何亦質疑僅由康文署員工檢查儀器未必妥當,認為應由生產商派技術人員處理。
康文署屏山天水圍泳池多名泳客則關注急救儀器有死機風險,促當局盡快檢查保障泳客安全。
Physio-Control香港代理昨回應指,近日已派員檢查聖約翰救護機構的去纖顫機(據悉逾100部),下周初會再安排人員到5個使用同型號去纖顫器的康文署泳灘、泳池,檢查儀器,以釋外界疑慮。康文署則指會繼續每周檢查,並密切留意生產商及衞生署建議以作跟進。
■記者張鼎和、黃昇

【泳客心聲】

馮太:

「人命好重要,如果急救器材有問題應該要改善……我會有啲擔心,因為見到其他人出事都唔好。」

陳先生:

「如果因為生銹通唔到電,問題好嚴重,急救裝備有問題當局就應該用公帑整好佢或者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