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冷藏甜品冇王管法例不包蛋糕布甸 律師促修改

網售冷藏甜品冇王管
法例不包蛋糕布甸 律師促修改

【本報訊】近年冷藏甜品種類繁多,不少網店推廣代購日本、歐洲等地的特色蛋糕、布甸等,聲稱會以冷藏貯存及運送,確保安全食用。但網店如何確保食物運送過程衞生、保持低溫,政府沒有法例規管。有醫生認為即使糕點曾經冷藏,但由空運至送抵顧客手上,環境不斷轉換也會增加細菌污染風險。有律師表示,售賣冷藏糕點的網店猶如冇王管,政府有必要修例加強規管。
記者:于健民

從網店訂購的冷藏蛋糕,開箱時透明盒明顯見到水氣。司徒世華攝

現時售賣烘焙食品及糕點的實體店,須按法例要求領取「烘製麵包餅食店」牌照。牌照要求店內要有一個面積最小12平方米的烘房、須有充份通風設施等,但沒有就冷藏糕點的設施或程序作規限。而不少社交平台都聲稱「蛋糕專營店」,售賣需要冷藏食用的乳酪蛋糕、泡芙等,部份聲稱由有食物製造廠牌照的工場製造,部份則從日本或歐洲購入,但無列明如何把產品冷藏運送。

冷藏蛋糕包裝上以日文指示須在-18℃低溫冷藏。

Oisix無用冰袋盛載

本報隨機在網購平台Oisix購買兩款產自日本的甜品,一款為「繽紛混合蛋糕(8人份)」,餡料包括草莓、牛奶、芝士等,包裝以日文列明保鮮期3個月,須在-18℃或以下冷藏。另一款為「濃厚牛乳布甸」,亦註明冷藏食用,保質期3天。一周後,速遞公司安排有冷藏設備的貨車運送食物。記者取貨時,貨箱仍然冰冷,不過箱內的蛋糕及布甸均未有以冰袋盛載。
根據《冰凍甜點規例》,冰凍甜點指任何通常以冰凍或冷藏狀態出售供人食用的甜點。受該例規管的食物,在運送及出售供人食用時須保持在-2℃以下。記者曾以市民身份致電食環署牌照組,查詢「以-18℃貯存及供人食用的甜味芝士蛋糕」需否領取冰凍甜點許可證,職員表示「呢個大機會要拎(許可證)」。但食環署發言人其後回覆卻指,一般而言,蛋糕及布甸等糕點類食品,不需持有許可證。Oisix回覆查詢則表示,曾獲食環署確認該糕點不需申請許可證。

網購的凍布甸(綠色包裝)未有冰袋盛載。

運送過程或染惡菌

有資深食肆牌照顧問指出,《冰凍甜點規例》原意是規管雪糕、雪條及沙冰3類透過把水份結冰而製成的食品;多年來食環署傾向不規管用麵粉製成、但需要冷藏的食物,「即使佢好甜、雪到好凍,都唔使拎牌」。
執業律師黃國桐則認為,單從釋義角度,有甜味、需低於-2℃冷藏的蛋糕或布甸,可算是冰凍甜點,「不過未食死人,所以冇人覺得有問題」,亦反映現時售賣冷藏糕點的網店有如冇王管。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成員黃碧雲指,同意受限制出售食物的法例過時,有必要修例及擴闊部份條文定義。
家庭醫生鄭志文表示,冷藏食物的運送過程,除了要確保食物處於低溫,亦要避免不斷轉換環境,特別是在人多地方,會增加沙門氏菌或金黃葡萄球菌等黏附食物表面的風險。

Oisix網店有售多款冷藏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