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搶救隊尋獲珍貴雞宅林村百年前婚事 一對雞活到老

文物搶救隊尋獲珍貴雞宅
林村百年前婚事 一對雞活到老

【本報訊】新界近年發展迅速,鄉村舊屋多被清拆重建,不少逾百年珍貴文物隨時被當垃圾丟掉。大埔林村組成首支文物搶救隊,在殘破舊屋清拆重建前「尋寶」,搜集有逾百年歷史的「雞宅」及「八角雞公碗」等文物藏品,在今年底林村十年一度的太平清醮,公開給鄉民及公眾觀賞。
記者:林社炳

張振邦找到的雞宅為百年前嫁娶用品,當年養在籠內的一對活雞不會被宰。許頌明攝

市民提起大埔林村,最熟悉是農曆新年到許願節拋寶牒祈福。林村文物搶救隊大隊長張振邦說,大埔林村鄉共有26條村,每當有舊鄉村屋清拆或重建,村代表第一時間通知搶救隊搜集值得保留珍貴文物。
雞是過去農村主食及財富,禽流感後農村不能再飼養活雞,養雞的雞籠和雞棚再沒有用。張振邦說,文物搶救隊經過幾年努力,收集到最珍貴相信是有逾百年歷史的「雞宅」和「八角雞公碗」。

八角公雞碗有逾百年歷史,每隻圖案獨一無二。

搶救隊獲102歲父老送出喜慶參拜用的大型禮盒。

拒售八角公雞碗予古董店

張振邦稱,3年前大奄村重建祠堂,在書室找到一對完整的「雞宅」。他解釋,雞宅非一般養雞的雞籠,是村中男丁迎娶妻子,帶這對雞宅到女家,刻有村中總堂口「三達堂」的雞宅代表男家,會放進一隻公雞,另一個刻有一對鳳凰的雞宅則代表女家,女家把未生過蛋的母雞放進籠送到男家。一對活雞會留在男家飼養不會宰殺,可活到終老。他曾向90多歲母親求證,但她也沒用過這對「雞宅」,因此他推算這對「雞宅」已有逾百年歷史。
他說,雞公碗算是農村富戶使用較多的食具,一般祖堂或祠堂備有大量有公雞的碗,供鄉民辦喜慶或白事使用。他說最珍貴是撿獲幾個八角公雞碗,碗上有公雞及花朵手繪圖案,每隻都是獨一無二。這幾隻八角公雞碗,幸得移居英國後歸來的80多歲婆婆告知,原來放在倒塌村屋的一籮破碗內,最終也僅找到幾隻較完好。婆婆說是她老爺年代已使用的食具,肯定超過逾百年歲月。他們請教年長父老,解說八角公雞碗含有八卦意思。他曾拍照拿到深圳古董文物店鑑別,店東認為非常珍貴,要求他們出讓,但他認為是村內重要文物,故拒絕。
另外,文物搶救隊獲新村102歲父老送出一對大戶人家的大型禮盒,是每逢大喜慶及天后廟參拜,用作承載三牲祭品及祭文。張振邦說,林村文物搶救隊繼續搜羅傳統珍貴文物,找適當地點保存展出,加深居港及海外新生代對傳統文化民俗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