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陽輋村村長黃冬生移居英國20多年,父母離世後,他土生土長的鄉村屋荒廢多年,近年返港定居重建。他和林村文物搶救隊在舊居找到一個樟木櫳,是他母親當年嫁妝。打開內裏仍放滿兒時及年少時衣物,有些寫上「富貴吉祥」、「快高長大」等祝福字句,可說是非常珍貴的家傳之寶。
罕有手製兩面餅模
他1974年移居英國謀生,近年返港定居,帶記者參觀重建的祖屋,說很想保留舊居童年時的家具。建築工人重建祖屋,拾獲過去木製的餅模隨手亂丟,幸好他和文物搶救隊發現撿回來。
張振邦說,拾回來的餅模有兩面,有「福」字一面是造一般客家米餅,有「壽」字的另一面是造祭祀用的茶粿。他指撿回來的餅模最珍貴之處是由手工製造,一個餅模可兩用,現時油麻地食品器具店舖出售的都是機製的模,只得一面餅模。文物搶救隊在該村搜羅約幾十件物品,包括鄉民就地取材生活用品木枕頭、農村做麻繩的麻絲、酒壺、秧盆、穀桶等傳統農村用品。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