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新界客家村新年柴火蒸製的「圓籠茶粿」幾近失傳,西貢鹽田梓新生代「客家仔」找來義工,合力蒸製的「圓籠茶粿」昨日用古法切開,即時分享給鄉民與遊客品嚐,為這個幾近荒廢的西貢外島帶來新春歡樂氣氛。
重25公斤 用鐵線切開
市民及遊客風聞鹽田梓村仍承傳蒸製難得一見的圓籠茶粿,特別坐街渡到島上感受客家村傳統的新年氣氛。「客家仔」陳家傑與義工按照傳統方式,用兩根樹枝連上鐵線,合力把最少25公斤的圓籠茶粿切開,一時間陣陣糕香撲鼻,大家鼓掌歡呼互相道賀。有義工即時開爐加蛋漿煎香、煎軟給大家分享。
伊利沙伯醫院醫務龍舟隊因到西貢練習與家傑結緣,今年首次組義工團協力與家傑蒸製一隻圓籠茶粿,其中May說為保持衞生,早前把茶粿暫存在沙田的倉庫冷藏,至年初一才拿出來解凍,昨更划龍舟把茶粿送回鹽田梓與大家分享。
圓籠茶粿特別之處是在先竹製蒸籠鋪上糉葉,倒入混合蔗糖的米漿,再經15小時柴火蒸製。市民可於周五(年初七)下午2時到西貢翠塘花園羅馬廣場,參加西貢春節團拜暨新年茶粿品嚐會,屆時會免費派發及品嚐西貢特色茶粿。
■記者林社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