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來臨之前,我畫了兩幅送猴迎雞圖。兩幅畫中的雞都很勇猛,一幅雞啄猴尾,猴子大吼:有你這麼送客的嗎!一幅更甚,雄雞奮吼,猴子捂着下身大叫:跟你說這不是蟲!
雞吃米雞吃菜,但雞吃蟲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國北方有一套喝酒划拳的遊戲,叫「棒打老虎雞吃蟲」,划拳者各呼一種,棒子打老虎,老虎吃雞,雞吃蟲,蟲蛀棒子,各有尅星,輸者喝酒。小時候有一種翻香煙牌子的遊戲也一樣,香煙盒裏附一張圖片,有雞有虎有蟲有棒,湊齊一套,就拿出去跟小朋友玩,各自暗扣一張牌,揭開便分輸贏。那時候兒童遊戲簡單得很,但興高采烈記到今天。
猴年便如此過了,雞年來了。
一到雞年,中國人喜歡利用「雞」「吉」音近的緣故,將「雞」和「吉」等而同之,「雞年」就變了「吉年」,「雞年大吉」,似乎雙喜臨門了。這時候,似乎也沒人再去想平時是怎麼輕待一個「雞」字的。「雞」很偉大,補人身體,洩人肉慾,但「雞」也因此遭難的,給人吃,給人辱。唯有十二年一閏,到了雞年,揚眉吐氣了,那我們就為「雞」歡呼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