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和菱花鏡 - 邁克

扁擔和菱花鏡 - 邁克

聽着《踏雪尋梅》,我的思古幽情來了,偉大的YouTube最擅於推波助瀾,點開一首歌,同聲同氣的紛紛在推介欄彈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幸好沒有正經事要做,乾脆躲進回憶長廊漫遊。逛完琉璃世界意猶未盡,一見有費明儀的《啞子背瘋》,馬上兜進去重溫久違的昔日歡樂。生得晚,沒有趕上一九五二年的《江湖兒女》,資料說戲裏韋偉在銀幕上「一人扮作二人樣」載歌載舞,現實中也花開兩枝,由費老師幕後代唱,簡直示範西諺「生活模仿藝術」。這點以前不知道,奇怪的是二十年前在電影資料館看韋偉《小城之春》以外的影片,我就覺得她的氣質似曾相識,心底莫名其妙閃現著名歌唱家的名字,恐怕只好籠統歸納為第六感──也可能因為費老師是導演費穆女兒,潛意識自顧自一加一。
年輕讀者大概不曉得《啞子背瘋》為何物。那是曾經大受歡迎的歌舞節目,表演者同時飾演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兩個角色,上半身是花姑娘,下半身是老伯伯,前面紮着個白髮老翁的頭和胸,腰後翹起小妹妹一雙腿,啞的負責攀山越嶺,瘋的高聲介紹沿途風景。南下星馬隨片登台的童星馮寶寶,壓軸演的便是這一齣,台下同齡小影迷拍爛手掌──那時獅城叫星加坡,尚未正名新加坡。歌詞中出現「扁擔」,立刻記起更土的《一根扁擔》,全首歌停不了「軟溜軟溜」,簡直有種公然cock-tease意味,只有未經人事的幼童才會受騙,以為唱的是「楊柳青花兒紅」。另一件小道具「菱花鏡」,《兒童樂園》的童謠出現過,小圓圓小胖黃聰站在時光隧道另一頭笑嘻嘻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