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劑抑制細菌 減慢成熟

保鮮劑抑制細菌 減慢成熟

【本報訊】實驗顯示使用保鮮劑的玫瑰開得最燦爛,不但莖上長出新枝,水也沒有變得混濁。其實,花或水果在成熟的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叫乙烯的物質,最終步入枯萎。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林文量指,保鮮劑除有葡萄糖等營養,大多含有可抑制細菌、及抑制乙烯釋放的成份。
至於是甚麼成份,林續指,舊日的保鮮劑多使用硫代硫酸銀(Silver thiosulfate,STS)減慢花的成熟程度,但早於1981年已有文獻指出STS含微量銀離子,具毒性可能污染環境,科學家後來找到另一種可以取代STS的無毒化學物甲基環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現已廣泛用於保鮮劑上。
他說,時下鮮花來自不同產地,鮮花收割後往往經過一段時間的跨國運輸才抵達零售點,為免鮮花在期間凋謝,花商數十年前已經懂得在鮮花中下保鮮劑,緩慢花的生長。
■記者袁楚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