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居屋疑用次貨定位磚

將軍澳居屋疑用次貨定位磚

【本報訊】興建中的將軍澳65C2區第一期居屋項目,鑽孔樁懷疑採用了一批質素較差的定位磚。記者取得磚樣本交實驗室測試,結果顯示,受壓能力比行內要求為低。房屋署堅稱,該批定位磚受壓能力足夠;但本報翻查房署紀錄,一般公私營房屋定位磚的受壓能力規定均遠高於涉事屋苑的規定。

俊和負責地基

涉事的居屋項目位於將軍澳至善街,毗鄰播道書院,地盤面積約2公頃,擬建2座住宅,提供1,400單位。項目由俊和地基工程有限公司投得地基工程,合約款項1.4億元,預期今年8月竣工。記者去年12月底透過航拍確認工程如火如荼,工人正扎放入樁柱的鐵籠,使用大量定位磚承托及固定鋼筋,避免澆灌混凝土時鋼筋移位。
本報收到工程人員報料,工程原使用中華玻璃纖維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定位磚,後來改用了另一款定位磚。記者取得工程改用的定位磚樣本,再委託佳力高試驗中心測試受壓能力,實驗室將定位磚切割成標準模塊,用壓力機施壓,結果定位磚受壓能力44.7MPa。
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一般工程都會要求定位磚質素達到45MPa,再加上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影響,廠商實際生產定位磚受壓能力達到48MPa以上,「確保你個材料唔會有機會低過本身設計45MPa要求。」他指測試顯示定位磚質素是略低於下限,但工程對材料預留安全系數,相信不影響樁柱結構安全。
房署回覆指,合約訂明定位磚的強度需不低於樁柱的混凝土強度,樁柱的現場混凝土強度為36MPa,故本報測試的定位磚樣本符合要求。工程師學會現任理事兼結構分部前主席劉志健指,樁柱在「落石屎」時混凝土強度要求45MPa,但根據《建築物(建造)規例》,若受樁底地下水影響,最終混凝土保持八成強度便夠,相信房署計算地下水影響,採取36MPa做標準。
蘇耀坤質疑定位磚不應一併採用36MPa做標準,他指定位磚固定在鋼筋籠,本身不會浸到地下水,受壓能力未有減弱。記者翻查元朗、粉嶺、新蒲崗多個居屋、公屋項目,定位磚定單無採用36MPa標準,列明受壓能力最少達45MPa。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