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A復活 - 陳惜姿

TSA復活 - 陳惜姿

大年初二,向讀者拜年,祝大家身心康泰,萬事如意。
新年假期最開心的,本是小孩。過年前傳來TSA復考的消息,令人沮喪。教育局始終沒聆聽家長的聲音,以為在長假前宣布消息,過年後大家淡忘了,過海便是神仙,之後又搬出BCA不是TSA的拙劣把戲,討厭得很。
無論名字改成怎樣,性質都是一樣,政府要以公開試成績,為全港小學生畫一條紅線,成績在紅線以下的學校,教育局官員會出手幫忙,協助學校「過關」。
該局官員解釋TSA原意,說香港小學生成績,程度差異之小,勝過世上很多國家。意思是,灣仔與天水圍的小學生,成績不會有很大分別,靠的就是這個試。
學校用的是公帑,政府有責任保證不同學校的表現不會相差太遠。
聽來似乎有道理,但為何是小三?學生升中要考另一公開試,屆時不是可以了解學校程度嗎?官員說,教育局要及早了解學生的問題,及早介入。
成績、成績、成績,不過是小學三年級,八歲的小人兒,今年不會背乘數表,明年或者就懂背,為何急不及待要評核他們?一間學校好與壞,就只有成績作準嗎?
最慘是,紅線隨時提高,當所有學校都過關了,那關便不算一個關,以至考試愈來愈深。今天辦學團體誓神劈願說不會操練,嚴禁買補充,但操練只會以另一形式出現。
過新年,不忍祝小學生學業進步,太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