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總要到親戚家拜年,尤其有些親戚一年只見一次,到底應該叫姨媽還是姑姐、姨丈還是伯伯?難道清一色叫「Uncle、Auntie」或「叔叔、阿姨」?農曆大年初一將至,不想拜年叫錯稱呼失禮,就等《蘋果》幫幫你,到時自然「利是逗來」!
大年初一通常到阿爺阿嫲家拜年,爸爸的父母就是爺爺嫲嫲(祖父母)。爸爸的哥哥叫伯父,伯父的配偶叫伯娘;姐姐叫姑媽,姑媽的配偶叫姑丈;弟弟叫叔叔,叔叔的配偶叫嬸嬸;妹妹叫姑姐,姑姐的配偶叫姑丈。爸爸兄弟的子女叫堂哥/弟/姐/妹,他們的配偶叫堂嫂/弟婦/姐夫/妹夫;爸爸姊妹的子女則叫表哥/弟/姐/妹,他們的配偶叫表嫂/弟婦/姐夫/妹夫。
根據傳統習俗,年初二就會回娘家拜年。媽媽的父母即是公公婆婆(外祖父母);哥哥和弟弟均是叫舅父,而舅父的配偶叫舅母;姐姐叫姨媽,妹妹叫阿姨,阿姨和姨媽的配偶同樣叫姨丈。媽媽兄弟姐妹的子女則叫表哥/弟/姐/妹,他們的配偶叫表嫂/弟婦/姐夫/妹夫。但記住堂哥/弟/姐/妹只會在父輩才會出現!
新春期間亦會與自己的兄弟姐妹相聚,那麼他們的配偶應如何稱呼?自己哥哥的配偶叫阿嫂,姐姐的配偶叫姐夫,弟弟的配偶叫弟婦,妹妹的配偶叫妹夫。到底他們的子女叫甥還是叫姪?若果你是男生,姐姐和妹妹的的子女是你的外甥/外甥女;相反若果你是女生,姐姐和妹妹的的子女則是你的姨甥/姨甥女,至於哥哥弟弟的子女則一律叫姪仔/姪女。
不過,假如你是已婚人士,另一半的兄弟姊妹其實也可以直呼其名,亦可以稱呼指定的家族稱謂。若果你是男生,太太的兄弟姊妹分別是大舅、舅仔、大姨、姨仔;若果你是女生,丈夫的兄弟姊妹分別是大伯、叔仔、大姑奶、姑仔。
各位蘋民只要袋著這個「拜年錦囊」去逗利是和派利是,包保一定不會失禮兼且引起尷尬場面,輕鬆解決稱呼親戚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