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期未來30年內,美國加州發生黎克特制6.7級或以上大地震的機率高達99%,在三藩市灣區發生的機會也高達七成。意味這場災劫只是遲早的事。有社區機構呼籲市民,現在就要動身做好預防工作,學懂如何自保,警告若地震來襲,可能要等72小時才能等到救援。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社區青年中心(Community Youth Center)近年作為三藩市政府緊密合作的防災教育機構,定期舉辦課程,培訓青年人將防震知識回家傳授老人,除了華裔,對象也包括英語和西班牙語族群。
項目負責人黃啟亮(Michael)和輔導員劉家怡表示,大眾對地震的認知存在很多謬誤,最常見是覺得「大地震不會發生,就算發生政府的救援都會很迅速」。Michael表示加州處於地震帶,若再出現6.7級以上的地震,相當於1989年造成近4,000人死傷的「洛馬普列塔大地震」(Loma Prieta),「是絕對的大地震」。
「大地震發生時,政府的應急部門會優先處理塌樓、公路截斷和大火救援,我敢說在家中受輕傷或斷水斷電的話,怎打911也不會有人來理你。市政府也預期約3日,庇護所等災害中心才能真正投入運作。」
如何在這「黃金72小時」內自救?家怡鼓勵大眾現在就要為自己和家人執好「地震袋」,放在近家門位置。「最主要是確保在這3天內,起碼有水和食物可養活到自己。」她說一個合格的基本地震包內,首要有小急教包(first-aid kit)、水袋(每人每日水量需1加侖,約3.8公升)、能量食品、照明電筒(謹記備電池)和萬用刀等;其次但不是必須的包括現金、手機「尿袋」和個人文件(可存在USB中)等;也可放定令自己快樂的食品或玩具。
此外,別忘記家中毛小孩。除了備妥3天份食物及水、碗、藥物(包括心絲蟲即除蟲劑等藥品一個月份),由於毛小孩無法說話,也要幫他們準備包括品種、年齡、疫苗注射等資料的文件。最重要的是,儘早帶毛孩子注射晶片,並把晶片號碼記錄在文件中。
家怡又提醒,很多人認知地震時應跑往室外空曠地方,但這在三藩市並非最安全之策。「美國的房屋不少已有防震加固工程,和中國(有很多「豆腐渣」)的結構不同,在室外很多玻璃會掉下,留在室內是安全之策,當然要視乎情況。」
她請大家背熟「踎低、掩護、抓緊」這個口訣,應跑到桌下,以手護頭,縮小自己佔的面積;又謂唐人街的家居狹小,但大家平時切勿放太多櫃子包圍自己,要盡量留空一面牆,並黏緊櫃上的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