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是送禮旺季,不論是送禮給親戚朋友、主管、客戶,要是送錯禮,隨時會超瘀或被扣上「不孝」等罪名,得不償失。在買禮物時要留意以下的禁忌,才會花錢買到適合禮物。
禁忌1︰小心送到過期品
大賣場都會在農曆新年前大減價,但不少都是臨近賞味期限,要是把這些臨近,甚至已經過期的食品、保養品等送人,那就非常悲劇。
禁忌2︰沒撕價錢
這是送禮大忌,萬一被人發現是大減價的便宜物品,等於洩了自己的底;即使是送昂貴禮物,有價錢牌會讓人誤解,是在提醒對方「我花了多少錢」,或是要求對方「禮尚往來」。
禁忌3︰諧音不吉的物品
新年期間,送鐘(送終)、送傘(離散)、送鞋(送人上路)、送梨(分離)、送香薰蠟燭(祭祀亡者)等物品,都不太適宜。
禁忌4︰不了解對方喜好
送禮前應先了解對方喜好:不吃零食的主管就不應送餅乾甜點,年輕客戶不宜送茶葉,只喝紅酒的長輩就不要送高粱酒。
禁忌5︰忌送新鮮食品
除非親自上門送禮,否則不宜送要冷藏、冷凍的食品,特別是肉品、海鮮類,要是在送貨期間解凍變壞,一番美意就會變成笑話。另外,要是送禮對象不煮飯,新鮮食品會給對方麻煩。
禁忌6︰對方去國外過年
不少人都會趁新年長假去其他地方過年,送禮前亦應打聽對方是否會有長假行程,否則錯過送禮時機,等過年後對方才收到禮物,節日氛圍就淡了。
禁忌7︰送補品要小心
挑選補品送給長輩時要小心,留意對方平時有沒有吃補品的習慣,或是否有其他疾病,不適合吃補品等。
禁忌8︰送禮不要太高調
有些人是不方便或不好意思收禮,送禮前應先詢問對方方便收禮的方法和時機,低調將禮物送到對方手上。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