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美國退出TPP的意義 - 潘國光

基金觀點:美國退出TPP的意義 - 潘國光

特朗普上任後的第一天便簽署行政命令,宣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白宮發言人隨後表示,新政府未來將致力與盟友及其他國家發展雙邊貿易機會,着重一對一的貿易談判。由於TPP尚未正式生效,短期內不會對美國及相關國家產生嚴重的影響。美國退出TPP的決定可能對日本的打擊最大;一旦TPP落實,美日兩國將在TPP中佔主導地位,有權制定未來足以影響全球貿易秩序的新規則。此外,安倍政府亦寄望能透過TPP多邊貿易協定,去鞏固美日之間的安保關係、以及美國對其亞太區內一眾盟友的安保承諾。美國共和黨鷹派人物參議員麥凱恩把退出TPP形容為「嚴重錯誤」,稱「會對美國在亞太區的經濟及戰略地位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特朗普在就職演說中再次強調「美國優先」主義,「美國優先」的其一含義就是其他國家的政經利益可以是次要或不重要的。因此,隨着特朗普新政府開始與其盟友逐一展開一對一的雙邊貿易談判,現存的安保協定,無論是《美日安保條約》又或是北約,都會被放在以美國為優先這秩序下進行重新議價。筆者早前曾表示,美國不大可能會完全撤出亞太及北約等安保協定,但是其一眾盟友卻要為維持此等協定而付出較大的經濟代價。
對一眾盟友而言,他們關心的可能不只是經濟上的代價,而是未來新訂定的雙邊協議其可靠性究竟會有多大?未來他們要繼續面對的,是一個善變及情緒化的美國元首、並且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的合作新關係。在這情況下,未來全球政經貿或會出現下列兩大發展趨勢:

(一)就如澳洲總理所言,TPP可邀請中國參與;但事實上,較有可能發生的是TPP簽約國之中,尚未加入由中國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國家,或會被邀參與。與TPP不同的地方,RCEP允許成員國免除某些貨物的關稅削減,以保護當地個別行業,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時間來遵守發達國家成員的目標。此等條款料會吸引TPP簽約國之內尚未加入RCEP的國家包括智利、秘魯等,而最終RCEP料會延伸至現時已參與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等協議的大部份中亞國家。

(二)無論是TPP、《北美自由貿易協議》或是北約之內的一眾貿易夥伴或盟友,無論在經貿或安保的層面上,預料有部份國家將會尋求自保,一方面作好心理準備要與美國訂定沒有以往那麼優惠的雙邊新協定,另方面亦會積極拓展其他雙邊或多邊新關係;在安保的議題上若無法尋找可靠的保護傘,將傾向自行發展或購入必須的軍備作自衞。換句話說,美國以安保或經濟勢力來威脅盟友簽訂雙邊新協議這一策略,即使最終沒有導致過往的合作關係全面瓦解,亦會逼使一眾盟友尋求不同形式的B計劃。在這局面下,未來全球政治及經濟可能不是會發展為以美國或中國為重心的新秩序,而是一種多極的(multi-polar)相互合作關係。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