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被哄花430萬購19年健身課程

婦被哄花430萬購19年健身課程

【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2016年接獲逾2.5萬宗投訴,較前年減8%。整體數字下跌,但有個別行業問題惡化,其中預繳式消費投訴升5%,總金額逾7,000萬元,有女士更因買私人教練堂兩年花430萬元,創同類投訴有紀錄以來最高金額,需19年才可完成課程。消委會正研究在港設立冷靜期,最快年底發表報告。
去年涉預繳式消費投訴按年升5%,達4,728宗,總金額逾7,000萬元,比前年急增六成;單是健身及瑜伽中心投訴就有逾1,562宗,涉款逾4,400萬元,大部份與California Fitness倒閉有關。有一名36歲女士去年向消委會投訴,指自己在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某一間健身中心光顧私人教練課程,其間遭教練以「需要跑數」及「買多啲平啲」為由,簽下54份合約、共3,381小時教練堂,金額達430萬元,經計算後料19年方可用完,個案正循法律途徑追討。

去年涉健身及瑜伽中心投訴逾1,562宗,大部份與California Fitness倒閉有關。資料圖片

消委會接電訊業投訴最多

整體而言,消委會去年共收到25,098宗投訴,較前年少8%。其中佔最多的電訊服務有3,004宗,連續17年「蟬聯榜首」,但已按年跌21%,帶動數字下跌。第二位是旅遊事務,有1,963宗投訴,比前年大減26%。而去年因三星手機電池問題,令通訊用品投訴上升9%,共有1,827宗,進佔第三位。
消委會指出,預繳式消費投訴一般涉及金額較大,部份更牽涉長期會籍、大量私人教練課堂等,動輒數以萬元、十萬元不等,一旦商戶倒閉消費者隨時血本無歸。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稱正研究為預繳式消費設冷靜期,會參考外國經驗如不同行業的冷靜期長短不一等,並會考慮本地實際環境,最快年底發表報告。
消委會亦公佈猴年十大消費新聞,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由4,407網民投選。造成兩名消防員殉職的牛頭角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四級火,因揭發眾多工廈防火安全違規獲3,870票,成為年度最矚目消費新聞,佔總體投票接近90%;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三星手機Note7電池爆炸要停產兼全球回收,以及California Fitness全線結業。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