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禽獸」人人解錯?賀歲展教你「雞」水嘢

「衣冠禽獸」人人解錯?
賀歲展教你「雞」水嘢

雞與吉諧音(國語),有吉祥之意;雞也是五德之禽,象徵文、武、勇、仁、信,甚至被指是鳳的替身。雞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不少文物皆能見到雞的蹤影,除了具趣味性,亦不乏畫有雞「一家大小」的畫作和杯具等,如明代成化的鬥彩雞缸杯和畫家丁衍庸「雞軸」一畫等,以雞反映對家庭和諧幸福的追求。
記者:李詠希

雞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鳥。中大助理研究主任(器物)王冠宇稱,雞形象較平易近人,故被賦予與其功能相關的意義,如代表守信和準時等,「因為每朝都會定時雞啼」。她說,詩句「雄雞一聲天下白」,意指雞驅趕黑暗,是帶來光明的使者,加上雞與吉諧音,百姓們都認定雞是吉祥之物。

王稱,不少古代文物都有雞,「日常生活用品嘅文物會比較多見到有雞。古時會鬥雞,雞都係古人玩物之一」。她說,明代初的官袍上繡有「補子」,文官繡禽以示文明,其中二品文官更會繡雞。她解釋,衣冠禽獸原指對官員的尊重,「有官階先會繡有禽鳥喺袍上」,惟明代晚期宧官為患,百姓不滿朝政腐敗,才譏諷他們是穿着衣冠的禽獸。

同為明代與雞有關的文物另有鬥彩雞缸杯,用以盛酒,以成化時期的最負盛名,「成杯一雙,價值十萬」。清代更仿造,同樣畫上雄雞、母雞和小雞,「成化畫上生動、和諧的家庭場面,可能反映佢對呢種生活嘅追求」。王說,雄雞報時、母雞生蛋,分別寓意父親在外工作,母親撫育子女,如著名畫家丁衍庸1949年曾畫「雞軸」,畫有雞的一家大小溫馨和諧的場面。

適逢雞年,中大即日起至3月5日以「百鳥迎春」為主題,展出53組與禽鳥相關的文物,時間跨越漢代至今。

「百鳥迎春:雞年賀歲展」展覽資料:
日期:即日起至3月5日
時間:周一至六上午10時至下午5時;周日下午1時至5時
休館時間:逢周四及1月27至31日
地點: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廳II
費用:免費入場
查詢電話:3943 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