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料加價1.65% 連續8年加

港鐵料加價1.65% 連續8年加

【本報訊】港鐵票價年年加,港府為息民憤,正與港鐵檢討票價調整機制。惟港鐵主席馬時亨與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前後腳」為檢討吹淡風,馬更事先張揚新機制不會「驚天動地改變」。若票價機制一切照舊,市民今年有機會面對港鐵連續第8年加價,按最新通脹數據及去年第3季工資指數作推算,加幅約1.65%。
按現行調整機制,票價方程式由每年12月通脹率及第4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變化,兩組數字相加後除二,再減生產力因素得出最終加幅。政府統計處昨公佈去年12月通脹為1.2%,至於第4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一般於每年3月公佈,但已公佈去年第3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則按年升3.3%。假如第4季數字變化不大,今年港鐵極有機會連續第8年加價,加幅約1.65%。
不過加價與否仍存變數,總結去年首3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幅,數字出現下跌趨勢,由首季3.8%降至第3季的3.3%。現行機制規定,票價調整結果若少於1.5%,港鐵該年會凍結票價,加幅撥入下一年累積計算。若去年第4季運輸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幅最終低於3%,則有機會凍結票價。

對新調整機制吹淡風

另外,港府去年決定提早一年與港鐵就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檢討,預計今年3月有結果,新機制會在今年6月調整票價時採用。票價最終加幅仍需待港府公佈檢討結果,以及公佈所有數據後才敲定。
港府及港鐵昨均對機制調整吹淡風,馬時亨指目前與港府就票價機制檢討的討論已「七七八八」,期望可在3月達成協議,但預告新機制不會「驚天動地改變」。張炳良出席商台節目也指,公眾須明白機制實際限制,如大幅改變會令港鐵收益下降,將難獲小股東同意。現時不便透露具體內容,但商討焦點是處理港鐵票價與利潤關係,以及增加票價優惠。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郭家麒批評,港鐵獲政府政策傾斜壟斷市場,建鐵路又獲政府撥靚地補貼,已保障港鐵連年大賺,質疑港府及港鐵「打龍通」拒大刀闊斧修訂票價機制。民主黨胡志偉指票價機制內生產力因素有再調整空間,並建議將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轉為實質工資指數變幅,以反映運輸業成本實際變化。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