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班族工作繁忙常習慣狼吞虎嚥,或吃飽後立即睡覺,小心引發胃酸倒流。胃酸一般倒流至食道時,會令人產生「火燒心」感覺,但耳鼻喉科醫生指出,臨床上發現部份患者因長時間胃酸倒流過量,胃酸進一步湧上咽喉以至聲帶,併發咽喉炎,並令聲帶水腫和失聲。這些患者比一般咽喉炎或胃酸倒流病人需要更長時間醫治,提醒食無定時或常吃得太急太快的人要改善進食習慣。
記者:于健民
咽喉是鼻腔與口腔連結的位置,向下連接食道。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李智威表示,一般咽喉炎病徵為發燒、喉嚨痛、流鼻水及鼻塞咳嗽,與流感或感冒症狀相似,但咽喉紅腫及發炎也有機會令口水腺發大及紅腫,令患者吞嚥困難。咽喉炎引致的發燒溫度,一般也較流感或感冒為低。
無火燒心感覺
李指,常見的咽喉炎成因包括鼻水大量倒流令咽喉受病毒或細菌感染或胃酸倒流。前者因伴隨發燒等病徵,病人多會及早求診,但後者的病徵不明顯,容易因而惡化成慢性咽喉炎。他表示由胃酸倒流引起個案,患者多數因長時間聲沙或失聲而求診,經內窺鏡檢查後,才發現咽喉紅腫及發炎,而且聲帶水腫及脹大。
咽喉及聲帶均有明顯發炎的原因,主要是胃酸不單止倒流至食道,更進一步湧上咽喉及聲帶。李稱,特別是這情況下的病人不會感到「火燒心」,大多只感到喉嚨痛難以治癒,「或者覺得喉嚨會有異物,通常喺朝早特別感到唔舒服」,到確診時已發展成慢性咽喉炎。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葉嘉倫表示,曾有中年男士因為長期聲沙而求醫,初步檢查發現症狀與一般喉嚨痛類似,但內窺鏡檢查卻發現咽喉發紅、聲帶水腫,進一步診斷得悉病人患上胃酸倒流超過半年,但因沒有火燒心感覺而一直未有求醫,其後持續喉嚨痛及聲沙,甚至無法一口氣讀出整句句子,需服藥治療數星期才康復。
恐併發肺炎
李指,鼻水倒流而致的咽喉炎一般能自行痊癒,較嚴重者經一星期的藥物治療後亦能康復,但因胃酸倒流而致的咽喉炎,由於需先阻截胃酸倒流,然後再消炎,故需要6至8星期方可以康復。他認為不少都市人都受胃酸倒流困擾,又或常感到火燒心,若不及早醫治,倒流量或會加劇,增加湧上咽喉或聲帶風險,導致咽喉炎之餘,更可能併發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經常食無定時、食量不一、進食過快的市民,應及早改善飲食習慣,亦切忌用餐後立即平躺或卧床。
咽喉炎常見症狀
• 輕微發燒
• 吞嚥困難
• 流鼻水或鼻塞
• 咳嗽及頭痛
• 聲帶水腫引致聲沙或失聲
• 口水腺發大及紅腫
資料來源:李智威醫生及葉嘉倫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