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子跳高紀錄保持者楊文蔚,在施政報告建議將灣仔運動場改為會展用途後於Facebook寫道:「將軍澳運動場真係可以填補灣仔運動場嘅空缺?」
去年曾兩次在灣仔運動場刷新女子跳高香港紀錄的楊文蔚,回應本報訪問有關「拆場」一事時,以香港精英運動員的「用家」角度去分析事件,她坦言拆灣仔場是可惜但不感到驚訝,她說:「我知道灣仔運動場的地段好貴,政府收來用一點也不出奇,但可惜在,香港提借給田徑運動員訓練的場地不多,只有將軍澳運動場及深水埗運動場,香港島更沒有其他選擇可以給運動員用,真是拆,是否有個更好及適合的場給運動員練習及比賽呢?」
更可笑是,大家都提到近年新建成的將軍澳運動場是個國際賽場,但以楊文蔚的跳高為例,場地有多處「笑死人」的位一點也不符合「國際標準」。
文蔚表示以自己的主項跳高為例,將軍澳運動場的跳高場地比較細,給跳高運動員用的跑道較短,她說:「比較高水平的跳高選手,通常步點會較長,於是要用到400米跑起步點,在那裡開始跑入去跳高線上,更差是我們跑入去的中途會有坑渠,我們又穿著釘鞋,若踩到坑渠一定唔ok,於是場地人員會用一塊非平面的泰坦膠舖上坑渠上,這當然沒有純粹一塊平坦的泰坦地好,這跳高場真的一點也不user friendly。」
文蔚表示她亦在將軍澳運動場參加過跳遠的比賽,跳遠兩邊都有跳遠池,但高水平選手比賽時,其步點亦比較長「以我為例,我不算專業跳遠選手也要25米步點,男仔或者去到30多米,而將軍澳那跑道不夠長給高水平選手跳遠,於是封了其中一邊沙池,用一塊泰坦的板舖在上面,才夠長度給運動員加速,這一切一切都不夠use friendly。」
另一因素是地理位置。文蔚指相對於灣仔運動場,將軍澳運動場不太方便,尤其田徑選手不會一星期或一個月才去運動場練習,而是起碼一星期練兩至三次,對於大部份選手可能都是學生,每次練三小時,若地方不方便出入的話,有機會打沉部份住得遠的學生去參與田徑,這樣對香港田徑發展有影響。她坦言,灣仔運動場盛裝住好多港將破紀錄的回憶、香港人的回憶,若真要拆,她期望政府要考慮要有更好的場地提供給運動員去練習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