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承認不足 接受食客「負皮」 太子爺:做回香港人的翠華

翠華承認不足 接受食客「負皮」 
太子爺:做回香港人的翠華

【本報訊】稱要與香港人「一生一世」的貴價茶餐廳翠華(1314),近年負評如潮,有人說它轉攻自由行,與港人越走越遠,質素下降又不斷加價。剛入局董事會的翠華太子爺李祉鍵,坦承翠華「之前做得好不足」,會接受香港人的「負皮」,冀趁今年成立50周年作改變,做番香港人的翠華。
記者:范穎琛 方楚茵

翠華近年業績大倒退,去年多名創辦股東更爆爭權,將不和「擺上枱面」,賣盤「話賣唔賣」,這亂局最終由主席李遠康向其他創辦人購入少量持股,再安排其子李祉鍵加入董事局後,暫告結束。

翠華近年業績大倒退。 伍嘉亮攝

過去20個月無加價

面對外間批評,李祉鍵卻正能量滿身:「唔怕客人畀意見,佢畀意見係因為佢仲care,唔care可以走咗去。」那是否一如網民所言,過去自由行好景時太依賴內地客,忽略了本地需要?「唔係嘅,每個階段有不同需求,但今年重點是改善之前做得不足的地方」。
要拉近翠華與香港人的距離,免不了要處理其被轟「離地」的價格問題。一個招牌奶油豬由2012年上市時賣16元,四年來累加25%至現時20元;一杯熱奶茶盛惠20大元,簡單午餐隨時索價80元。李祉鍵堅持翠華是與香港人「風雨同路」,強調過去20個月已無加過價,全因睇到香港近兩年經濟起伏不定:「想同香港人一齊奮鬥,同香港步伐一致」。
至於現價是否過高、有否減價空間,李祉鍵就沒正面回應,僅稱已從份量着手回饋客人。「好似裝熱檸茶、魚蛋粉嘅器皿,已換咗新裝,容量比以前更大,希望在產品上滿足大家」。惟目前只有少量產品及新店有用加大份量的器皿,翠華指其後會逐步更換。

擬推「港人情感菜式」

另一李祉鍵認為能吸引香港客回流的元素,是人情味。「好似細個去茶餐廳入門口已有伙記嗌『阿李生』,A餐、凍檸茶,坐低食物好快擺晒出嚟,好似返咗屋企咁,想將這種文化重新在翠華帶出來」。然而,昔日人情味濃的小店,已膨脹成今日在中港擁60間分店的連鎖集團,如何回到當時?李祉鍵強調,「中環分店好多老顧客,打牙骹的文化依然存在」,而走入新區,客人都接受翠華,因為「係好貼地的香港文化,食個菠蘿包都係7、8蚊,係普通消費」。他又稱,下半年會推出一些「同香港人有情感嘅菜式」,「好多茶餐廳產品已一段時間無咗,我們目前研發緊」。
李祉鍵指今年會在港開三至四間新店,住宅旺區同時發展,攻入新區時會按消費能力調整價格,旺區則因有遊客「揸(旅遊)書仔」到翠華搵食,繼續有支持。
李祉鍵承認過去數年香港服務、管理上步伐放慢:「之前真係做得好不足,希望不久會做番啲同香港人貼近嘅嘢。」那是否不再賣盤了?他輕輕「嗯」了一聲默認,重申翠華上市真正目的是要透明化,「畀公眾監察,持續發展」。

【市民意見】

黃先生: 「N年前食過翠華,但𠵱家質素無以前咁好,可能上咗市後質素差咗啲,對比其他茶餐廳貴,所以少啲幫襯。(份量加大會否多啲幫襯?)𠵱家唔係大份細份問題。」

黃先生

童先生:「食過一次翠華,普通,感覺有一半食緊舖租。(份量加大會否多啲幫襯?)唔會太吸引,因為𠵱家份量其實都OK㗎,係價錢問題,唔太關份量事。」

童先生

孫女士: 「我自己就覺得翠華都好好食,又方便,但係有時都會覺得翠華啲午餐太貴。(份量加大會否多啲幫襯?)會啊,OK㗎,其實翠華都幾好,起碼坐得舒服。」

孫女士

【網民洗版】

Edmond Chow:
「你間嘢,係茶記已經算貴啦,十枱有九枱都係大陸人,𠵱家無咁多大陸人嚟,生意差咗又話要同港人風雨同路,咁你減價先啦,我都諗唔起有幾多年都無去翠華食嘢。」

So Chi:
「好耐冇去過翠華。連鎖店講乜人情味?嘥氣!」

Chun Wai Raymond Ng:
「我自問就食唔起啦!寧願去啲舊式茶餐廳。」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fb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