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動家釋放極右民粹惡靈(《Working USA》編委會成員 區龍宇) - 區龍宇

煽動家釋放極右民粹惡靈
(《Working USA》編委會成員 區龍宇) - 區龍宇

「我們會拿回美國人的就業機會,拿回我們的邊界,拿回我們的財富,拿回我們的夢想。我們會遵循兩個簡單原則,就是買美國貨,僱用美國人。實行保護政策,就會帶來大繁榮和自強。美國優先!」
憑着特朗普就職總統演說,全球人倒退到三十年代。1929年華爾街崩潰後,經濟嚴重衰退,右翼民粹主義抬頭,1930年國會通過了Smoot-Hawley Tariff,大幅提高關稅。歐洲各國報復,結果美國貿易額很快下跌超過一半,衰退變為大蕭條,為德國法西斯上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鋪平道路。現在特朗普只是吹起貿易戰號角,但亦足以令數以萬計民眾抗議特朗普就職,其來有自。

新自由主義劫貧濟富

在資本主義全球化時代,各國經貿關係緊密相連,想要搞貿易戰而不自傷是不可能的。這不是說,今天美國基層人民要求就業保障不對,也不是說由1979年開始的新自由主義貿易體制沒有問題。
去年4月15日,英國《衛報》的著名評論家George Monbiot便指出當今市場原教旨主義,或曰新自由主義,如何破壞民生,劫貧濟富:「實踐民主的最佳選擇就是買賣,稅收與監管要盡量減少,公共服務應該私有化。發起集體談判的工會被描繪成市場扭曲,而不平等被說成是高尚品德,它不僅獎勤罰懶,更是財富的來源,而所製造的財富還可以向下滲漏,使每個人都富裕。」實際上,貧富懸殊繼續大步邁進,八個超級富豪的財富等於全球一半窮人的財富。
面對這種市場原教旨主義,很早便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反彈,一個是國際主義的回應。1999年西雅圖的反世貿運動(主要針對世貿大大擴張大財團權力)爆發,促成各國都發生所謂「全球正義運動」,連香港在2005年底也出現頗具規模的針對世貿的運動。這些運動強調並不反對各國貿易,而是主張「自下而上」的全球化,使貿易真正服務於大多數人民利益。
另一種是右翼民粹主義的反彈,就如特朗普那樣。這種反彈容易變成政客煽動怒火,為其火中取栗的工具。2008年的金融危機,進一步暴露這種體制的破壞性,社會中下層亦醞釀巨大不滿,但現在來收割民眾反體制情緒的,已經不是弱化的左翼,而是右翼民粹主義了。這便是從美國到法國到德國等等,右翼民粹崛起的背景。
但是各國今天的經濟聯繫比三十年代更為緊密。特朗普特別針對的中國,恰恰就與美國非常緊密,以至有學者戲稱兩國關係為中美合體(Chinamerica)。2014年,美國對中國依賴程度可從下表看出:

表面看,美國公司在華銷售額比率很低,但不能只看平均數。另一個方面,就是看公司大小、種類,這才是對華府影響力大小所在。售賣洗頭水的公司,影響力上遠不如蘋果手機。JP摩根在2015年跟蹤標準普爾500指數公司對中國的收入依賴性表明,科技公司,特別是零部件製造商,大部份業務依賴中國。從中國獲利良多的美國大公司,會任由特朗普嚴重損害其利益嗎?
財閥們當然有很多牌可打。在社會比較平和時,財閥往往通過公債及旋轉門等等機制,有力影響華府。然而,在經濟不景,中下層嚴重不滿的時候,又大不同了。煽動家一打開潘多拉之盒,極右民粹的惡靈便逃逸,這時,無論是大財閥還是特朗普本人,還能否駕馭惡靈,這才是問題。

區龍宇
《Working USA》編委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