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應邀擔當第26屆優秀社工選舉評委,筆者別走蹊徑,由商界入慈善,並非「科班出身」的註冊社工,躋身一眾重量級評委當中,包括前社工聯會主席、社會福利署副署長、大型NGO總裁、大學社工系教授等,頗感惶恐。
最後12位優秀社工候選人每位都很優秀、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在其中選出2位得獎、2位新秀,真是讓評委非常頭痛。他們服務範圍廣泛,從青少年、戒毒者、長者、抑鬱/癌症/中風病人的照顧乃至街坊充權,怎麼才算是傑出優秀呢?
比起商界,社工界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悲壯。社工們前赴後繼不是找最容易、回報最高的投資,反之,他們嘗試找出社會最難的痛點,然後往往窮一生之力,幫助弱勢社群。在12位優秀的訪談中,筆者深深感受這些社工的堅持和謙卑。沒有一個人進來誇誇其詞說如何已經解決了甚麼社會問題,每一個人卻都談到團隊如何支持,自己的生命如何被服務使用者改變,如何感恩,如何創新學習。
「做社工就是學做好一個人!」此言不虛。
根據社會工作者註冊局的資料,全港約有2.1萬多名社工,慈善信託基金最近委託國際知名的調研公司,訪問了其中來自不同機構的近500位。當中接近90%的被訪者認同社會服務需要創新,社工自己需要也願意創新以提供更切合時宜的服務。但是,只有少數的被訪者認為創新在服務機構已有足夠支援,也只有不足10%認為自己已經具備足夠的時間和能力去推動創新。
90%認同創新,但只是10%有信心,業界應如何跨越這個意願和能力的鴻溝?
慈善信託基金因此策劃及捐助為期四年的InnoPower@JC「賽馬會教師社工創新力量」(InnoPower@JC)計劃,旨在為香港教育界及社福界培育具創意的人才,鼓勵教師及社工實踐創新意念,惠及任職的學校及機構,並為行業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張亮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