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軍公教退休金(年金)制度改革勢在必行;至上周四(19日)總統府公佈改革草案後,則引發各界諸多爭論,當中最受爭議的,莫過於要將俗稱「軍公教18%」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優惠存款制度取消。
退休教師被稱蛀米蟲
台灣自1950年代起,因軍公教人員收入微薄,政府遂將其退休金及保險等存入銀行,並提供特惠利率(現每年18%)付息,以保障軍公教人員退休生活。直至1995年,因考量到軍公教人員的待遇已獲改善,當年以後新入職的軍公教人員不再享此優惠,惟原來的人員仍能按當年以前的服務年資,而得18%年息。此後由於市場存款利率下降,政府需補貼的資金缺口也按年增加,對財政造成沉重負擔,更有退休教師曾言民眾把他們當成蛀米蟲,失去為人師表的尊嚴。
新改革草案中,現行18%的利率將逐年調降,6年後歸零,惟若每月退休金低於有待商定的2.5萬或約3.2萬新台幣「基本生活保障」,將維持原來支領金額。草案並指,將調低公教人員年金替代率(即退休後月均可支配金額與退休前月薪之比例)至「國際接軌」程度。此外,公教和其他勞工的年金請領時間也由60歲延後至65歲。另外為補充年金,相關用以支付退休金的公教退撫基金提撥率和勞保保費率,均會按年提升至18%。政府也會每年額外補貼基金強化財務永續。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