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熟悉的味道,往往可以解決相思之苦。「發粿發粿,如果做出來的全部能發起,就代表整年行好運,所以人人也很開心!」汕尾人張小棉說。發粿是汕尾人傳統賀年糕點,但在香港,會做的人很少,汕尾人棉姐就是其中一個,而好像麵粉及黑蔗糖等做發粿的材料,她也要從鄉下寄來港,這樣做出的發粿才夠香及美味。做發粿工序似乎很簡單,但期間要不停加水及搓,直至可以拉絲,才能蒸。不過也非每次成功,學棉姐話齋,發得起,全年行好運。
而另一款她會做的汕尾傳統賀年糕點,就是年糕。做法與發粿差不多,但用的是糯米粉,而且付出的力要更多,搓得越耐越煙韌,同樣能拉到滴出一條條絲便可以蒸。食法與廣東年糕也不同,會蘸上加了葱花的蛋漿煎,然後再蘸攪碎了黑芝麻花生碎。糕的煙韌加上花生的爽脆,鹹鹹甜甜的,口感非常豐富。不過數到最花心機及時間,還是每日新鮮即製的千層米糕。米一定要汕尾的冬白米,才能做出不黏的一層層糕。米要先浸兩小時再磨成漿,第一層米漿約蒸3分鐘便熟,然後倒新的米漿再蒸約5分鐘,如是者蒸七、八層,就要花上超過一小時,最後再淋上自家製的家鄉蝦籽蒜油,惹味非常。
粿然好味
太子界限街41C號地舖
記者︰黃依情
攝影︰周芝瑩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