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因為……所以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因為……所以 - 蘇菲

偶爾讀報,見到一位香港尖子修讀人工智能的訪問。這位同學IB得43分,成績標青,不過他說大學想修讀AI人工智能,別人就覺得很奇,因為電子計算這類課程不應成為香港尖子的選擇。那麼,香港尖子的選擇「應該」是甚麼?他說他的一位成績很好的朋友,「因為」不夠分讀醫,「所以」去了讀Law。
想深一層,這個「因為……所以」的邏輯都幾奇。小學老師一直教,在「因為……所以」結構中的兩件事,應該是互有關連的。然而,讀醫和讀Law風馬牛不相及,如果一個人真的有志讀醫,最後卻不夠分入讀,那麼他的次選應該是接近醫科的其他學科,而不是毫無親戚關係的法律系;又如果一個人真的有興趣法律,就更加不會將醫科列為首選,然後因為不夠分才去讀Law。
這個「因為……所以」的內在關連,明顯不是個人志願。畫公仔畫出腸,內在關連在於醫和Law都是被主流視為有高賺錢能力和社會地位的行業。結果,香港絕大部份叻的學生,不是讀醫就是讀Law,由會考狀元到DSE狀元,年年如是。然而,能賺錢又受人尊重的行業還有很多很多,有些醫生也多次提醒後輩,如果不是真正有志行醫,讀醫只是無間地獄,由大學一年級開始的人生,將充滿壓力又毫無樂趣。
如果狀元選修音樂會被鄙視、尖子揀讀新聞或工程要不斷向人解釋做乜咁嘥,如果我們是這般狹隘,那麼,香港就永遠不能成為一個多元社會。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