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手震 - 梁憲孫

醫述醫術:手震 - 梁憲孫

震顫(tremor)屬腦神經病的病徵,出現不隨意動作,患者身體某部份不自覺地震動、發抖或搖晃,無法自控。手震可分為三大類,包括「靜止性震顫」(resting tremor)、「位置性震顫」(postural tremor)及「動作性震顫」(action tremor)。
靜止性震顫一般在休息狀態時較明顯,患者坐着或躺下時手腳震抖,走動時震抖現象反而不明顯。柏金遜症乃典型病例,患者拇指及食指震顫,像不停在「數硬幣」(coin rolling)或「數藥丸」(pill rolling)。靜止性震顫還有其他誘因,包括影響體內銅元素新陳代謝的罕見遺傳疾病「威爾遜病」(Wilson disease),過量的銅在腦部積聚,破壞腦神經細胞。
肢體在某一位置時,震顫特別明顯,這稱為位置性震顫。肝衰竭病者常有震抖現象,雙手向前伸直(outstretched),手心向下,手掌屈後令手腕上弓,五指分開,即出現不停的震顫,這稱為「撲翼樣震顫」(flapping tremor)。
甲狀腺亢進症亦有相似情況,雙手向前伸直,手掌平放,五指分開,手掌震抖加劇。位置性震顫還有其他原因,包括「特發性震顫」(essential tremor),患者沒有任何疾病,一般情況溫和,對日常生活沒有太大影響,成因不明,但或有遺傳性。
其他誘因還包括咖啡、吸煙及某些刺激性藥物。酗酒者突然停止飲酒,亦會誘發全身震抖。
四肢活動時出現震抖,尤其細緻動作,稱為動作性震顫。其病因主要是「小腦」有毛病(cerebellar lesions),出現「共濟失調」(ataxia)現象,這種震顫又稱「共濟失調性震顫」(ataxic tremor)或「意向性震顫」(intention tremor)。病者接受「指鼻試驗」(finger nose test)時,出現辨距偏差及方向偏移情況,手指震動加劇。
出現手震現象,應及早求醫,先找出病因,然後對症下藥。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