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振英今份施政報告推行多項措施,未來10年涉及過千億元開支,單是為有經濟需要長者提供優化長者生活津貼及降低長者醫療券年齡等,未來10年共花900億元開支。梁振英一直被指與剛離職的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公共理財概念上有分歧,梁否認趁曾離任後大開水喉,指政府每年都有盈餘,在財政上負擔得到。
報告推行多項措施,未來10年涉及過千億元的開支,其中為有經濟需要長者提供高額援助、提高長者生活津貼資產限額、降低長者醫療券年齡等,未來10年每年開支超過90億元,即10年合共900億元。施政報告又建議逐步降低強積金對沖,會有一筆過60億元支出,及未來10年少收180億元稅款。
教育方面,將「指定專業/界別課程助計劃」恒常化,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每年開支9億元,以及提供一筆過撥款1.25億元資助中小學校中史教學等。
向運動員基金注資10億
醫療方面,75歲以上的長者生活津貼受惠人可免費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每年額外開支3億元;向醫管局增撥20億元經常性開支,興建將軍澳中醫院會動用40至50億元,但未必全數由政府出資。
施政報告亦提出動用200億元增建及重建26個體育康樂項目,及向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注資10億元。交通運輸方面,一筆過撥款11億元改善10個位於新界及離島的偏遠碼頭,以及一筆過撥款兩億元資助電車以新技術更換路軌等。
梁振英於昨日施政報告記者會上,被追問今份報告恒常性開支花了多少錢,是否趁曾俊華辭去財政司長職務而大開水喉,梁未有回答具體金額,只說:「財政上(政府)完全負擔得起,任期內每年都有盈餘」。
他強調,錢用在適當方面,提高香港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改善市民生活,經濟便會更好,政府有更多收入,是良性循環,「所有施政報告提出要使嘅錢,都係應使嘅錢,使咗之後會令香港社會更和諧,競爭力更加高」。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