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厚顏可恥的末代施政報告 - 盧峯

蘋論:厚顏可恥的末代施政報告 - 盧峯

對於一個「跛腳鴨政府」的施政大計大部份人都不會抱太大期望,一則這政府落實大計的能力有限,繼任人對大計未必願意接收,到頭來口惠而實不至。其次,跛腳鴨政府自知時日無多無力貫徹大計也會傾向保守,來一些總結,來一些抽象的願景就算,不會有太多實質內容。

前朝遺惠當政績

對於被逼退的梁振英。公眾對他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興趣及期望只有更低,主要關注的只有兩方面:其一是他有沒有一點點羞恥反省之心,願意為過去四年多的亂局做一點交代以至道歉。其二是他有沒有為了延續自己的影響力為下屆政府留下甚麼包袱及計時炸彈。對於前者,梁振英交了白卷;對於後者,他在最後的施政報告增加了不少經常性開支,又再打郊野公園的主意,雖不算即時大幅增加政府及社會的負擔,但也埋下了爭議的伏線。
自梁振英在2012年7月1日上任以後,香港社會經歷了重大的折騰與創傷,市民的無力絕望感大增,社會沒有方向,不同階層、背景市民間的撕裂分化前所未見,過去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及制度優勢大大褪色,分離及港獨思潮則在他的「鬥爭」為本路線下滋長蔓延。可以說,當前香港社會狀況是回歸以來最惡劣,市民移民傾向也最強烈,梁振英必須為此承擔主要責任。試想想要不是他剛愎自用,任人唯「梁粉」,肆意破壞香港的規章制度,挑動社會矛盾鬥爭,我們的城市怎會落得如斯田地。
可梁振英就是梁振英,從來不覺得自己有錯,更不會承認有錯,即使因成為北京包袱而被逼退,他仍然半點反省自責的想法都沒有,而是在施政報告大篇幅的數說自己的功績,例如空氣質素大幅改善,貧窮人口低於一百萬,土地供應大增,未來五年可提供四十多萬個居民單位……等。他還在結語中說自己基本落實了2012年的競選政綱承諾,一派無愧無悔的樣子。只是,這些所謂成績要不是前朝的遺惠就是似是而非。以改善空氣質素為例,上屆政府跟電力公司重訂利潤管制計劃引入清潔能源,加上停車熄匙及減少柴油車計劃才是空氣改善的主因,跟梁振英政府沒有多少關係。土地供應從數字上的確有增加,但公營房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私人樓宇樓價租金飛升令市民難以負擔,所謂解決居住難問題顯然成效不彰。至於扶貧政策梁振英不過做了最容易的部份:增加派錢的數目及範圍,真正有效的退休保障卻仍相當遙遠,他有甚麼好自誇呢!

欠市民一個道歉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他有沒有在最後階段來個好大喜功,大搞一堆基建或新政策讓下屆政府要為他埋單。從這個方面看梁振英算是為惡不大,末代施政報告的新猷包括建議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令強積金跟遣散費脫鈎;長者生活津貼放寬資助範圍讓更多人受惠,還有重提開發部份郊野公園土地以作建屋之用……等。
強積金對沖機制向受工會詬病,而工商界則強烈反對撤銷,梁振英當年為爭取工會特別是工聯會支持許諾取消有關機制,現在下台在即不得不有所表示以免被指「走數」。從政策上看取消與否對整體經濟影響不大,算不上大動作;何況建議需要立法,需時甚長,過程中更可能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何時能落實仍是未知之數。
開發郊野公園則涉及發展規劃過程包括更改土地用途,要過的難關不少,未來幾個月內不可能完成,大有可能停留在口水戰階段。較大的問題是梁振英「派糖」、派福利及津貼的手筆不少,涉及每年的經常性開支數以百億元計,他大概能以此贏得一些掌聲,但下任特首若想在其他開支如醫療上有作為將受到不少限制。
我們認為,梁振英帶來了四年多的亂局,他欠香港市民一個道歉。可在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卻看不到任何反省與歉意,繼續大吹大擂,實在厚顏可恥,令人憤怒。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