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滙控(005)前年中公佈3年更新策略目標,訂下今年底股本回報率需實現10%以上水平,行政總裁歐智華昨在達沃斯論壇接受《彭博》訪問表示,投資者應降低對銀行盈利期望,以風險偏低的環球銀行而言,約10%股本回報率已屬很好水平,倘監管機構對新資本要求有所調整,預期比率或需降至8%。分析謂,歐氏講話是為集團達標「戴定頭盔」作預期管理。
倫敦交易業務遷巴黎
歐智華又說,國際大行如滙控,最終(eventually)可望締造10%的股本回報率,並提供約4至5厘股息率。集團主席范智廉去年8月業績會上亦曾指低息環境及地緣政治不明朗下,董事會認為「應該取消」實現10%以上回報率的時限。
滙控昨在港收報64.7元,升0.78%,集團首9個月股本回報率僅為4.4%。對英國脫歐,歐智華透露佔其英國投行收益約兩成的交易業務,將由倫敦遷至巴黎,包括部份衍生工具營運及歐盟法律下覆蓋產品,但其他業務如債券、證券交易及包銷活動,則續留英國,遷徙涉職位約1,000個。
中國銀盛資產董事總經理郭家耀認為,面對監管要求及外圍環境,管理層可控制的地方不多,故從言論上就股本回報率作出期望管理,以免數據公佈時有落差,此舉可以理解。
倘滙控未能符合10%股本回報率,他指集團資本金充裕,若無投資機會積壓過剩資本反而不利,故市場對其再行回購並不為奇。
美資分析員指巴三資本協定已落實超過一半,但仍有市場俗稱的「巴四」附屬要求,包括對風險權重及宏觀審慎監管等演進措施,故資本新要求可說是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