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 戶 - 楊靜

黑 戶 - 楊靜

最近治安愈發壞,他每晚關了鋪頭,會警覺地看看四圍,再走夜路回家。僑報提醒好幾次,中國臉最易吸引小偷和劫匪,遊客自然有錢,本地商戶又有在店鋪和住宅存放現金的習慣。有次他迎面撞倒幾個道友,精神萎靡,但塊頭依然大過他,錢包、皮褸還有冒牌腕錶都被剝個乾淨。警察就在街角懶洋洋抽煙,他上前報案,對方只揶揄:「華人最有錢,他們劫富濟貧,可以理解。」
並非他小氣不願被銀行收取手續費,來希臘近十年,他一直是黑戶,租房開店都像個影子,要依附着當地人才能辦理簡單的手續,銀行開戶更不可能。不過賺到錢他就通過同鄉會匯去浙江鄉下家裏,並不打算存在本市。
出來的時候,他不到三十歲,原計劃上岸後一年內還清欠蛇頭的錢,然後積攢本錢自己開店,邊等着皇室大赦,變成歐洲人,再接妻兒過來。
一晃好多年,國王再沒大赦,經濟卻一蹶不振。辛苦錢他賺到了,也開了鋪頭,可日子愈發苦下去。兒子上了家鄉的私立名校,父子一週視頻一次,他能感受到這對兒子來說如同課堂作業,寫完交差就好。開始兒子愛問他歐洲是什麼樣,後來學會上網,不需他轉述。而說真話,他其實不知道那問題的答案,他沒有朋友,也不愛出去──放假一天,就少賺錢一天,捨不得。可家鄉他又歸不到,妻子和父母用他的錢蓋起新樓,有四層高,採光很好,他只能隔着屏幕看。
大家似乎習慣他這樣兩不着邊的狀態,建立起各自的生活軌跡。有時他也去隔壁街找外國站街女,可連做愛他都覺得抽離,一邊動着,一邊看着牆上的影子,它比他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