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任總統喬治布殊手上,接過金融海嘯爛攤子,奧巴馬甫入主白宮即要面對嚴峻的經濟環境。8年間奧巴馬推行一系列新措施,並延續量化寬鬆政策,成功帶領美國走出困局。失業率下跌、股市重上高位,整體經濟已重回正軌。
奧巴馬上任後不足一個月就推行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ARRA),斥資8,360億美元(6.52萬億港元),通過減稅、投資基建、環境能源安全和低收入福利等措施,為經濟止血。經歷了一輪「震盪期」後,美國經濟逐漸回穩,復蘇速度相比起仍在掙扎中的歐洲國家和日本好得多。
低下階層受惠有限
8年間美國增加了1,130萬個職位,遠多於喬治布殊任內的210萬個,當中47%屬高薪類別;失業率由他剛接手時的7.8%,下降至4.7%;實質國內生產總值(GDP)亦有增長;道指更創出歷史新高。
不過奧巴馬治下美國整體經濟改善,受惠的主要集中在高中程度以上人士,樓價、藥費、大學學費偏高,低下階層受惠有限,結果鄉村基層民眾感覺被忽略,憤而轉投共和黨的特朗普。經濟學家克魯格認為,歷史將會評價奧巴馬為「理性務實、重視實證」的總統。至於奧巴馬首屆任期的財長蓋特納在回憶錄中總結:「我們從崩潰的金融體系中救回經濟,儘管失掉整個國家。」
美聯社/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