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大家由細食到大,不過雞好味之餘,其實一身都是寶,你又知不知道?
註冊中醫徐澤昌說,雞肉在中醫角度,屬於甘溫,入脾胃經,可以幫人補虛,胃口差,胃弱都有幫助。雞砂囊的內壁,剶下來曬乾後,有點像陳皮,中醫會用來入藥,對於飲食有積滯的人,可以幫助消滯,對於腎虛人士都有補益。
雞肝,味道濃烈,未必人人可以接受,不過可以補腎壯陽,亦可以治肝血不足。雞蛋,蛋白質豐富,如果入藥,可以驅熱鎮心安神。如果雙眼腫痛,搽雞蛋白可以紓緩雙眼腫痛,入藥還可以治咳喘,解胸中鬱結。而雞蛋黃,可以幫助婦女產後身體虛弱,補健身體。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雞血味鹹性平無毒,在古代,小朋友飲生雞血,可以安神定志,現在就不要試了。
除了平常的黃雞外,大家亦可以食烏雞。比較平和 入肝腎經,可以補肝益腎,補氣養血。
不過雞雖然好味又有營,但如果有熱氣或者感冒未清,醫師就不建議食太多了。
記者:李聰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