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情.頜理:下頜骨骨折

頜情.頜理:下頜骨骨折

大家如有到過英國倫敦,相信會有機會見過威風凜凜的英國御林軍,他們紋風不動的站崗確是紀律嚴明,你也許和他們合照過。但相信大家未必知道,如石像般的站崗和面頰一種創傷有關。因為他們筆直的站立可致腦部缺少血液循環而暈倒,下巴向下跌造成下頜骨骨折,這種骨折有個特別名稱叫「Guardsman Fracture」或「Parade Ground Fracture」。下頜骨骨折並非不常見,口腔頜面外科醫生經常要處理由交通意外、運動創傷甚至醉酒打架引致的頜骨骨折創傷。
下頜骨是身體的一個特別器官,牙齒一半是附在下頜,下頜連接到一個關節:牙骹,這一個關節亦是小朋友骨骼生長中心,所以下頜骨骨折後果可大可小,不能忽視。下頜骨骨折可依據骨折發生部位分為:頦及頦旁骨折(即下巴位置)、下頜體骨折、下頜角骨折(智慧牙位置)及牙骹骨骨折。
下頜骨骨折如沒有嚴重移位,會較難診斷。但一般臨床檢查及配合X光應可準確診斷,最好是做電腦掃描,甚至應用立體打印技術去計劃治療。臨床症狀包括牙齒咬合不正常,舌底下有血腫,顎線變形,牙骹位置腫脹,開口困難。
骨折的治療方針是透過手術將移位的骨頭復位及固定。重新建立正常的牙齒咬合位置,骨頭復位後醫生會用微型的鈦金屬骨片及微型螺絲固定骨頭。手術通常透過全身麻醉進行,醫生一般會在口腔內進行手術,避免在臉上留下疤痕。但若手術位置在比較難接觸到的位置,例如牙骹,醫生就可能要在面上開刀,但會把傷口放在不顯眼的地方。骨折痊癒需要六至八周。
預防勝於治療,乘車時佩戴安全帶,接觸性運動時戴口腔保護膠,均可減低創傷程度。
撰文:香港口腔頜面外科學會李建民醫生

隔周三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