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股保薦人、核數師注意,日後或須為公司造假上市而向投資者賠償!就中國森林(930)上市招股書及業務涉造假,證監會日前以《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13條,入稟要求還原交易,即向投資者「回水」。除公司及大股東,連上市保薦人瑞銀和渣打證券(前稱嘉誠亞洲)、核數師畢馬威亦首次在問責之列,業界普遍認為屬證監會新人事的下馬威,預期投行、核數師必全力抗辯。
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中國森林2009年11月上市,集資達16.8億元。上市短短14個月即突然停牌至今,停牌數日後(即2011年1月31日)公佈,核數師畢馬威發現財務可能不合規情況,去年6月該股被註冊地開曼群島法院頒令清盤。
核數師亦成被告
其實去年4月,該股清盤人保國武已入稟要求瑞銀、渣打和畢馬威,就專業失當賠償。去年底瑞銀、渣打亦各自披露正因2009年新股保薦事宜遭查,加上新任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董魏建新,曾公開表明會嚴打保薦人失職,集中火力處理具影響力案件,市場已一片山雨欲來之勢。
證監會周一入稟,指中國森林於招股書及之後2年的業務均涉造假,要求各被告人向合資格股東「還原交易」,定義為在2011年1月31日(畢馬威發現財務不合規當日)持股者。
值得留意的是,證監會除追究公司及大股東、執董等人,今次連投行、核數師亦赫然在被告之列,為同類案件首例。
大行或全力抗辯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中國森林上市至今已經近8年,但證監仍鍥而不捨,似乎希望成為案例,但預期瑞銀、畢馬威等大行定必全力抗辯。他指保薦人花大部份資源去推銷股票,放在盡職審查的工作不多,相信日後大型投行或只願擔任大型企業保薦人,保薦中小型公司「可以唔做就唔做」,結果由資源不多的中小型保薦人出任,出現本末倒置的後果。
信永中和管理合夥人盧華基則認為,早年民企湧港,不排除核數師未夠經驗及人手處理,近年已有改善,明顯不適合上市的公司,已婉拒生意,即使小型行願意鋌而走險,風險極高,提醒一旦出事「專業保險都未必賠」。
一中資投行高層表示,保薦人多依賴核數師專業意見,核數師則依賴第三方的證據去判斷公司賬目真偽,但不少造假公司串謀地方銀行提供假文件,核數師根本無能力分辨官方文件的真偽。
曾任職證監會及交易所上市公司高層彭沛然則認為,證監告保薦人、核數師等中介人是好事,「應該要懲罰永遠躲在背後的人」,因為市場確有部份投資者是依賴專業人士的意見去買股票,又指即使證監今次未必贏也好,起碼是從正確方向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