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和系2015年宣佈世紀重組,將系內企業結構由垂直控股,變成長和(001)與長實(1113)分開。當時管理層包括副主席李澤鉅等人,在對外推銷方案時,其中一個賣點,是重組後「一間綜合企業(長和),另一間地產公司(長實)」,業務角色清楚劃分,投資者可根據喜好更容易選擇。
事隔近兩年,長實逐步加入其他業務,似乎與當初重組原意不符。副董事總經理葉德銓解釋此舉是為提升股東回報,最重要是有盈利:「唔可以話講咗一句,就嗰句啦。」去年12月初,長實收購飛機租賃時,同一句提問,葉德銓則以「該項業務早由長實團隊管理」來解釋。
長和、長建(1038)及電能(006)的業務範疇,早有重叠,3間企業在北美、歐洲及澳洲等地,均涉足能源領域。如今連長實亦加入能源行列,換言之系內4間主要上市公司,同樣持有能源業務。而此次亦是重組後,長實首次到海外進行收購。假如長實一如主席李嘉誠所言,要繼續到海外找尋投資機會,按照集團向來追求穩健回報的作風,他日很大機會繼續收購基建、公用事業等,與長建角色越趨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