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2017特首民投(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詳解2017特首民投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 戴耀廷

為何現在還要搞特首選舉的民間投票?從選委選舉結果看,不少人希望民主派選委在今次特首選舉不要投白票,要好好運用手上選票去影響結果。我也曾說民主派選委可考慮與一些候選人做政治交易,以換取香港民主能有實質進展。但老實說,我對能做成政治交易並不樂觀,只是抱不妨一試的心態。
也有人希望民主派選委把票投給一個雖是建制、但起碼不會延續梁振英路線的人。有些人寄望中共可能控制不了601票,商界應有議價能力,只要與民主派配合,起碼可令689變種做不成下任特首。同樣我對此不樂觀,即使中共現還未能掌控601票,但只要中共內部統一調子,這絕對不困難。我們對商界的期望也可能過高,在利益面前,他們能挺直腰骨嗎?
既是這樣,在今次特首選舉,除投白票就沒甚麼可做?那就要回到民主運動的本心,我們要爭取的是在香港建立民主制度,不用等當權者皇恩大赦恩賜民主,我們也可先在民間建立起平衡機制,構建民主制度及程序。簡言之,我們不用奢望透過小圈子選舉贏得甚麼,最重要是讓港人能以自己的方法參與特首選舉。
2012年已有特首選舉的民間投票,有20萬人參與。到2014年,「和平佔中」籌辦的政改方案公投,有80萬人參與。 籌辦「2017特首民投」,可延續民間公投的精神,讓港人熟悉以全民投票的方法就香港重大問題作決定,也提供機會去改良民間自行開發的全民投票系統,一步步在公民社會凝聚起更強的公民力量,繼續推動民主運動。
不少人擔心特首民投無論結果如何,都可能被解讀為認受現行不民主的小圈子選舉。因此,特首民投特加入三項安排。第一項就是民間提名程序。2014年民間公投贏出的「真普聯方案」,包括公民提名,若有 1% 選民提名就可成為特首候選人。
一直以來,對公民提名是否符合《基本法》及操作可行性,都有不少爭議。與其繼續紙上談兵,不如先實際做一次。今次民間投票,市民可透過由民間提名系統,用手機程式或網頁,每人可提名一位已宣佈參選特首或表明意向參與特首民投的人士為民間候選人。現在登記選民的總數是3,779,085,1% 就是37,790,能取得37,790 個或以上市民提名,就可成為特首民投的候選人 。

加入逆向投票推高投票率

按現在的計劃,所有民間候選人及取得足夠選委提名的官方候選人都會被納入特首民投,供全港市民投票。但有別於傳統選舉方法,選民不是在眾多候選人選取一個他支持的人,還加入逆向的投票選項。市民可就每位候選人,分別表示支持、反對,也可投棄權。各候選人的支持票為正值,反對票為負值,投票結果是其支持票減反對票的淨值,且要贏出須支持票多於反對加棄權的總和。
這投票方法令選舉結果不會只得出某人拿到多少人支持,也能反映某候選人有多少人反對他 / 她成為特首,減低認受小圈子選舉的效果。因有可能所有候選人的得票淨值都是負票,結果是無人當選,那更能凸顯小圈子選舉制度的荒謬。研究亦顯示加入逆向投票,有助推高投票率。這種投票方式也有助防止極端人士當選,減低社會撕裂,這正是香港現在所需。
最後,市民還可就以下議題進行公投:「你支持抑或反對現時選舉特首的辦法?」
民間提名、民間投票及公投議題的結果,最終會否影響選委們的決定,民間沒興趣理會,但無論官方特首選舉是否受「2017特首民投」的影響,只要有足夠數量公民參與,這次民間公投就是成功的了!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