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排天氣忽冷忽熱,唔知着乜衫先適合?一於運用洋葱式穿搭法(Layered Clothing System),按自己感覺需要加減衣物,無論冷熱都進可攻退可守。
叫得洋葱式,顧名思義即分為不同層次的搭配方式,咪以為純粹貪靚玩layering,實情每層都有各自功用。根據戶外裝備評選網站《Outdoor Gear Lab》,呢個「洋葱」可大致分為四層:
一、基本層(Base Layer)
最貼身一層主要作用是吸汗,所以最忌穿棉質,皆因吸汗後水份停留喺纖維中難以排走,容易令人感覺更寒冷,挑選人造纖維或羊毛質地打底就適合不過。
二、中間層(Mid-layer)
第二層主打保留空氣作保暖,厚羊毛衫、針織品或Fleece也是合適選擇。
三、絕緣層(Insulation Layer)
第三層稱主要用係加強中間層,減少身體同外間冷空氣接觸來保暖,大部份人會選擇着羽絨或人造纖維外套。
四、外殼(Outer Shell)
最外層就起保護作用,為用家擋風同防止濕身,揀防水防風的物料如Gore-tex或者利用防水縫紉技巧Seam Seal或heat sel的外套就啱。
但香港天氣未必要穿足這麼多層,每天都要左襯右襯覺得煩惱,其實現時有不少按官方天氣報告,提供配襯建議的應用程式。
一、「時裳天氣」
應用程式由日本研發,用家可以按地區選擇自己所在地,佢每日提供四款造型建議,包括職場及休閒造型,均較日系,適合少女味重用家。
二、「ClosetSpace」
喜歡歐美風格的話,呢個應用程式便能幫上忙,除了會連繫所在地溫度,用家也可以自選感覺溫度、天氣狀況,以及活動場所,查看合適建議,當中不少相片由用家親身上載,款式較容易穿上身。
三、「Hoki穿天氣」
上述兩個app主打女性用家,呢個就男女通殺。由台灣研發的應用程式,收費$15,每日提供穿搭貼士,亦按當地濕度和風速,略略集合出體感溫度,睇中造型更可到建議的購物連結入手,但每日只有一個造型分享,算是美中不足。
查詢:
(a)Kent & Curwen 尖沙咀海港城二樓205號舖
(b)ANTEPRIMA 中環國際金融中心3079舖
(c) NikeLab PS7 銅鑼灣白沙道7號
(d)Columbia 銅鑼灣時代廣場726號舖
記者:黃樂雯
攝影:梁志永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