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聽見鬧人衣冠禽獸,又有人譏諷其他人係波羅雞(一味靠黐),中大嘅百鳥迎春雞年賀歲展,就為大家解答衣冠禽獸同波羅雞原來都係好東西。
負責策展嘅中大助理研究主任(器物)王冠宇博士話,為迎接雞年,特別喺中大館藏同私人珍藏借來53組同雞有關嘅文物畀市民觀賞。當中有嶺南畫派創始人之一高劍父嘅牡丹雞石圖軸等。
中大文物館展出
王冠宇介紹明代嘅文四品雲雁補子,其實係官服前襟同後背各繡有一塊方形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延至清代,以示官階。後來民間對官員感到失望,譏諷係衣冠禽獸。至於波羅雞,原為廣州黃埔南海神廟祭祀必備品紙彩雞,始於宋代,清代更成為廟祭後買回家嘅祈福物。所謂波羅雞,即係「波羅鄉人製作的紙彩雞」,用紙品、竹及雞毛貼喺紙彩雞上,後來先變成有貶意嘅「一味靠黐」。展覽中有畫家葉因泉嘅創作版本。展覽即日起至3月5日喺中大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展出,畀大家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