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粗口似細菌慢慢栽培」

「講粗口似細菌慢慢栽培」

【本報訊】理大學者石丹理的研究發現,隨着年歲增加、中學生講粗口的頻率會增加,結果與外國同類研究脗合。他解釋,隨着青少年長大,生活重心由家人及師長,轉移至朋輩、戀人及網上世界,着力尋求認同。加上在人際關係和學業遇到的困難越見複雜,粗口除了用來宣洩不快,更可能成為朋輩間共同語言。

校方軟硬兼施訓導

廠商會中學校長麥耀光表示,該校取錄不少基層、弱勢學生,坦言「小學慣咗講(粗口),中一都可以好勁」。若不加強訓輔,情況極易惡化,「如果學校放鬆啲、唔着緊,(講粗口)就會好似細菌咁慢慢栽培,學生講粗口,老師態度都係唔理、唔罰,學生就真係會越講越多。」
因此該校自初中起着手改善粗口問題,麥校長笑言:「訓輔組老師高壓又好、溫柔又好,都會幫學生少講粗口。」近年所見學生爛口情況有所收斂。
■記者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