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世代的原罪 - 畢明

千禧世代的原罪 - 畢明

你不獨特。
如果每一個人都獨特,那麼獨特便是一件十蚊三兜的普通事。究竟是那個天才,想到了要哄騙一整個千禧世代(Millennials)的人,說他們都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公主王子?
有研究報告指,長期在讚譽中長大可增強自信,令孩子在學校及日後工作有好表現,於是好勝要強的baby boomers一代家長,不遺餘力狂醒自己的子女糖衣自我陶醉劑,係又讚唔係又like,無上限造就他們「零受挫能力」的玻璃心,凡受挫也一定不是他們的錯。然後,這些公子王子慢慢從怪獸/溺愛家長的溫室宮殿走出社會,與不會特別優待你的現實接觸,才發現驕縱平凡的自己是個零,有的還是個殘孩,又公主病又王子癌;尤其開始上班之後,商業社會不會因怕傷害你打擊你而縱容你,更不會給你安慰獎。你表現欠佳、你態度有問題,那怕你家長投訴,老闆是眼也不眨便罵或斬立決的。千禧世代的自信心於是脆弱地崩潰,又覺得個世界欠咗佢……(然後整蠱你的研究報告忽然更正,self-esteem不是導致良好學校成績/工作表現的原因,而是結果。做得好,感覺良好,而不是感覺良好,會令你做得好。對不起,點了你,冇咁易)
靠害是吹捧出“You”世代的媒體及文化,還有家教出事的不幸。
於是對正下解藥有老師血淋淋潑醒一班中學生:你不獨特。為修正自我價值觀和期望管理。2012年,美國Wellesley High School的英文老師David McCullough Jr在中學畢業典禮給了應屆畢業生一個題為「You Are Not Special」的演說,笑笑口耳提面命後生仔女別以為他們每一個都是宇宙的中心、目光的紅心。如果每一個都是中心,個中心都太擠迫多人。短片在YouTube很快錄得超過二百萬瀏覽,連《時代雜誌》2013年經典的封面故事“The Me Me Me Generation”也提到這位老師給學生們的忠告,大量千禧世代反應正面心領神會,老師盡最後人事為他們進入人生另一階段時做好思想準備,一再強調:你不獨特。
但千禧世代身上的原罪標籤還是鮮明的。
英美作家Simon Sinek一條大數千禧世代四宗原罪的短片在網上傳得火熱鬧哄,他談到自己老是被問關於「千禧世代的問題」(The Millennial questions)。千禧世代者,1984年或之後出生的人,他們在職場被詬病為「難以管理、老奉、自戀、自我中心、不專注、懶惰」,這些嬰兒潮之後、Generation X(70至80年代)之後出生的人們。Sinek說家長的錯愛、紀律上家教上的縱容,告訴他們可以要乜都得,個世界係你的,腐敗了Millennials的身心,於是他們祇懂要免費食物及bean bags。家教之錯、科技之錯、欠耐性之錯外,還有環境之禍四大害。
科技。IG、面書,都把生活美化,群起建造虛情假象,朋友很多但沒有一個交心,大家圖個方便有事信不過彼此,而電子刺激像毒品令人上癮,沉迷又沉淪,你吸佢抽剝奪了千禧世代現實世界中和人交談溝通的練習和經驗。你職場上點同人deal?
欠耐性。數碼時代,什麼也不用等,按個掣,買什麼差不多即有,送到府上,慣了要就有。想要沒有的話,受不了。
Sinek把這世代人說得缺點斑斑,一文不值,但說不是他們的錯,是時代的錯,是家教的錯、科技的錯、欠耐性的錯。我不同意,不同意這樣全盤否定他們,最同意是環境之禍。
環境的錯指企業、機構、建制,沒有提供或建立一種文化和體系,去培育這代人的自信或前途。在上的既得利益者,不長線善待人才,卻祇重短線、榨盡盈利,把人視為最可以用完即棄的工具,人才不是一天爆成的。
我不認同他或很多說法,廣泛把千禧人一竹篙全壘打簡化問題。我見過家教很好,沒有老奉認為自己是合該被錫晒的公主王子,我認識不少千禧世代玩面書之餘懂得笑同輩虛榮膚淺,知道IG上的人情世道不過表面,很多沒養份觀點,也有耐性很多的Millennials會好好默默低頭耕耘,等待職場公義回報他們。可惜回報很多時沒有出現。
我想說的是,讓他們覺得自己獨特,不是問題,但要知道獨特不是大晒,要知道如果你的獨特性得0.001不足恃,唯有努力。一分耕耘,不保證一分收穫,但你還要努力,或許有些人少勞多得,有些人屎坑撞棍,但那些獨特不屬於大部分人。“Fame is a vapor, popularity an accident, and riches take wings. Only one thing endures and that is character”,品格才帶人走得遠。X世代的特性是不離地,他們知道「縱使滿腔熱誠,有些事情還是憑自己口袋的天賦及財力都做不來的。」
我想說的是,別說千禧世代沒耐性,特別出眾的千禧世代在這時代最慘。我見過捱足十年,有好工作表現的廣告人、傳媒人,還是不被好好肯定。公司說全人類劃一加薪3%,不可以對一些人特別好。那表現特別好是為了什麼?我初入廣告行,有大佬賞識你,50%加薪、200%加薪,給你機會帶你見大場面用心給你前途,更重要是當你不問收穫死做爛做做得好,結果會有收穫、有前途有回報。現在你不問收穫,做十年,做得好,得個桔,最多加隻蕉。
千禧世代很多的問題惡習是真的,但甘迺迪那句也過時了,別不停叫他們問自己可以為世界做什麼,問世界可以為他們做什麼吧,想想你們既得利益的正在給劏房人住,給劏房式前途和工錢,卻牢牢的揸緊了一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