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目前過海隧巴及點對點特快巴士線,一般採用較高票價,利用收費差距分流短途乘客,以減省停站時間。運輸署在提交區議會文件,嘗試以相關車務營運因素,解釋隧巴未能在過海後,即時大幅調低車費原因。文件指出,為避免隧巴因上落乘客人數大增,導致頻頻停站及延長車程時間,甚至造成交通擠塞。巴士公司認為,隧巴路線需要在過海後,並離開繁忙商業區,才提供新分段收費。
憂搶客打開缺口
不過除車務營運考慮外,窒礙隧巴過海後減價,另涉及巴士公司之間利益盤算。九巴、新巴及城巴在專營權保護下,各有專利路線地盤,隧巴亦有聯營線及獨營線之分。一旦調低過海巴後收費至與非過海線看齊,並在過海後即大幅減價,情況有如打開專營權缺口,容其他巴士公司直接在專營地區搶客競爭。尤其是專營港島區路線的新巴及城巴,面對港鐵西港島綫及南港島綫競爭,客量已受重挫,勢嚴守餘下陣地。九巴亦「禮尚往來」有限度提供優惠。新巴及城巴早於前年試驗計劃仍在討論階段時,已公開放風表明「預計只可推小型試驗計劃」。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