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喜歡問一個問題……不是「怎樣才能成功」、「甚麼方法是最好」,而是「為甚麼」-為甚麼要做這件事,為甚麼有這個目標,為甚麼要這樣做……
問「為甚麼」有何好處?當問「為甚麼」,就會由原由出發,亦會多以批評角度審視方向正確與否,否則很容易被現有工具限制和誤導。例如:想弄十碟沙律?為甚麼呢?因為便秘,雪櫃裏也剛好有蔬菜。但這是最好的辦法嗎?還有更好啊!一碟全麥意粉的纖維量相若,煮和食的時間也較少。若不問原由只顧執行,就會多花心力,浪費資源。只顧住問「怎樣做」的人,不會有太大進步或突破,因為大多只會沿用過往的方法。當然也可以問「怎樣做」,但應先問「為甚麼」。如果未搞清原由,就花大量精力鑽研如何做,可能只會事倍功半。
人本來天生喜歡問「為甚麼」,還記得小時候你怎樣不斷追問父母「為甚麼」嗎?為甚麼不能爬上去?為甚麼蘋果是紅色?可惜的是,當我們長大,這份好奇心逐漸減弱或被壓抑……家長對簡單的問題還有點耐性,但稍為高深一點嘛……他們可能會答「就是這樣啊,沒原因」;在學校,年級越高,學生越不主動,如果在大學裏坐在最前排又頻頻舉手發問,定會讓人覺得是在討好教授。出來工作後,多問問題又怕會令自己顯得不夠聰明,怕問了蠢問題出醜。問上司「為甚麼」風險也高,容易讓人覺得是在質疑上司。到有一天你成了上司,你也不會問太多問題,因為有這樣的地位,萬一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就會淪為笑柄,甚至地位不保。這時的你,大概有了固定型思維﹙Fixed Mindset﹚,對很多事情都有了標準答案,很少會再發掘其他可能性。
要逆轉這種思維模式,我們公司很鼓勵問「為甚麼」。開會很少談「怎樣做」、「誰做」等細節,而是談「為甚麼」。執行上的細節開會前或開會後會寫下來,毋須開會時談,大家一起坐下來的時候,應該把握機會研究「為甚麼」的部份,有更多的新見解,互相激發新的主意。
多問「為甚麼」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因為他們不甘安於現狀,不甘重複過去,除了必定會弄清原由,解決問題時更不只問一次「為甚麼」,而是會用「五問法」,即不斷尋根究柢,直至找到最深處的根源。失敗對他們來說,只是學習的大好機會,因為問了「為甚麼」後,他們就不會再重複犯錯,將來會比其他人做得更出色。
Leon Ho
Lifehack 創辦人
http://lifehack.org/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