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年輕港男促廢除關愛座

三成年輕港男促廢除關愛座

【本報訊】公共交通工具設關愛座本有良好意願,但現在卻演變成世代之爭,青年、壯年人不讓座或被公審起底。有團體訪問近1,800名青少年,逾八成人認為坐在關愛座,比坐在一般座位更有壓力,調查結果又顯示青少年覺得網絡公審雖構成壓力,但並不影響他們的讓座意欲。港鐵回應指,設「優先座」是為了宣揚讓座文化,強調不論甚麼座位,乘客都可以坐。
「遵理潮指數」於去年12月初,透過問卷訪問全港近1,800名青少年,調查對關愛座的看法,並跟明光社轄下的生命及倫理研究中心合作進行分析,詳細結果將於下周四發佈,但「潮指數」昨日發出採訪邀請,相關新聞稿中初步透露了結果。

對網絡公審反感

結果顯示,八成受訪青少年認為坐關愛座壓力大過普通座位,另外,逾半受訪者不支持再增加關愛座,認為交通工具上的關愛座數量,應該維持不變;有三成男性受訪者更支持廢除關愛座。調查亦發現,青少年對網絡公審覺得反感,受訪者普遍認為網上批判,不會影響他們的讓座意欲。
調查機構憂關愛座或令讓座變質成「留座」,無助真正推動關愛文化。事實上,讓座問題近年已演化成世代之爭,不時有網民上載青少年不讓座相片、變相公審;相反,曾有網民上載照片,指中學生寧願站着都不坐關愛座,讓其丟空留予他人,行為值得表揚,言論即引起公憤,嘲關愛座已變「批鬥座」。
關愛座引起爭議不斷,但港鐵仍將現時每卡車廂兩個關愛座、逐步增加至每卡4個。港鐵發言人覆稱,禮讓文化有賴乘客配合,強調不論甚麼座位,乘客都可以坐。
■記者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