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辭已一個月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至昨日仍未得到中央政府批准,未能正式宣佈參選下屆行政長官,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也請辭,並偷步宣佈政綱,還說是上帝叫她辭職參選。如果林鄭月娥毋須像曾俊華一樣等足一個月的辭職通知期就獲開綠燈,那說明她的上帝在北京,日後自然只會聽足北京上帝的指示,市民再去質疑其私心私利已是多餘,要擔心的只是,香港賴以維繫繁榮穩定的規矩,包括法律、制度、程序等,在經歷梁振英、林鄭月娥的接連摧殘後,又能倖存幾多?
中央未批准辭職 偷步推出政綱
林鄭月娥以「好打得」著稱,近期西九故宮館風波又盡展其能,不經諮詢決定興建故宮館,不經招標決定聘用嚴迅奇,還宣稱絕無「私心私利」,並指早在她宣佈自己不得不重新考慮是否參選行政長官時已出現對她的批評甚至人身攻擊。如今如有人質疑她又玩偷步遊戲,未等中央批准辭職已推出政綱,恐怕也要被她倒打一耙,再誓言參選特首絕無「私心私利」。
曾俊華上月12日請辭,但無論是當日下午的記者會,還是後來出席公開活動,都未曾公開表明參選特首,更未曾公佈政綱,而是苦等中央政府先批准他辭職。如此雖給人謹小慎微的印象,但這也是恪守政治規矩的表現,未敢輕易突破既有政治程序。
而「好打得」的林鄭月娥,雖然已向梁振英請辭,梁振英也接納並已呈交中央政府,但林鄭月娥並未如曾俊華一樣,即時放棄司長身份。相反,她昨日仍以政務司司長身份出席政府內部研討會,於會上大談八項香港願景,儼然宣讀了競選政綱。民主思路召集人湯家驊就形容,林鄭的演講提出一套相當深入、完整的治港理念,相信她能勝任特首。
未等中央政府批准其辭職,林鄭在內部會議上已宣佈請辭參選,在記者會上也表明將參選特首,果然比曾俊華更有魄力、更鋒芒畢露。回顧林鄭月娥過往頻頻以上帝指示、有膽有為、絕無私心私利等言論掩飾自己對程序正義的破壞,市民不能不關注,林鄭月娥不只是以鬥爭策略治港的梁振英2.0,更可能是因熟悉政府運作而打殘行政程序,並影響立法程序、司法程序,實現前特首曾蔭權未能實現的強政勵治,同時把曾蔭權期望的福為民開變成禍為民開。
政客求名或求利 須守政治道德
2015年11月,林鄭月娥出席明愛賣物會活動,致辭時慨嘆特區政府堅持做正義的工作,往往會被責難,又稱「天堂已經預咗個位畀我」。她昨日又稱是上帝叫她辭職參選,網民質疑其上帝在西環或在北京,甚至有人藉「上帝要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的名言以譏諷。
林鄭月娥的「好打得」之名,有褒有貶。她未有機會角逐特首時,就宣稱「官到無求膽自大」;有意問鼎特首時,就變成「近年在領導位置,都比較有為」。連在西九文化區僭建故宮文化博物館,她也夠膽放言:「作為特區官員不願意為香港作判斷,香港難以發展。」
政治人物有自己的名或利之求,無可厚非,問題關鍵在於其求名或求利是否遵守政治道德、遵守政治規矩。面對輿論、公眾批評,林鄭月娥總是歸咎於政治化、陰謀論,宣稱自己習慣人身攻擊、百毒不侵。從政改諮詢、退保諮詢,到演講時引發質疑《基本法》第107條公共財政原則的爭議,再到西九故宮館,林鄭月娥的言行莫不如是,其眼中心中的規矩何在?
林鄭月娥是否無私心無私利,是一個問題,更嚴重的問題是她如此「百毒不侵」,反映的是她漠視程序正義、漠視輿論民意的作風和品性。一如梁振英破壞香港行政、司法、立法程序的危害,不會因他下台而結束,聽任「女版梁振英」上台並繼續踐踏政治規矩、程序正義,香港將永無寧日。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