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看不到以後,才去學跑步。」梁小偉(Gary)說。從小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視力比常人差得多,亦一直有夜盲症。2009年一朝起床後,甚麼都看不到了,眼前只剩一點點光。當中痛苦,不足為外人道。那一年他躲在家裏,每天不斷飲不斷食不斷睡,過着他口中的頹廢生活。直到某天,發現體重急增到一百八十磅,身體出現大大小小毛病。有視障朋友跟他說,不如試試跑步,一切就這樣開始。
2010年開始學跑步,2011年跑第一個全馬,2017年Gary決定完成一個大目標,南極100公里馬拉松。100公里是甚麼概念?柴灣到天水圍距離48公里,即是從柴灣跑到天水圍再跑回柴灣,還要再多跑幾步到北角,才夠100公里,在冰天雪地跑這種長距離,還要是一位視障人士,當中困難,絕對超出想像。「很多時候,都在電視聽到所謂極地馬拉松,我很想去感受一下。我覺得自己只要有足夠訓練,有信心去完成。」旁人認為困難重重,Gary倒是輕鬆得很。不過要完成賽事,自己的力量不足夠,朋友介紹下,Gary結識了做社工的張思縈(Jennifer)。
Jennifer跑過北極,跑過撒哈拉沙漠,極寒極熱難不到她,今次跑到南極,100公里距離還要與Gary作伴,並不是件簡單事情,如何下定決心?「我覺得亦可以試試做一個跨越,一個突破,做一個更長的距離。」但過程,並不簡單。
Jennifer第一次做領跑員,一段時間以後她才發現,很多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細節,對視障人士都是挑戰。小小上斜,路上幾個凹凸,都可能令Gary造成碰撞,令他受傷。兩個人花了一年時間,不斷練習,才磨合得到。
平路適應了,真正考驗在後頭。個多月前去到北海道練習,踏足雪地,兩個人四隻腳,跑得並不自如。雪地不是實地,支點和發力都和石屎地完全不同。踩下去 ,不是完全可以企穩。如果下大雪,地面變得凹凸不平,更是舉步艱難。在雪地跑步,即使穿了鞋穿了襪,腳板腳趾凍到發痛,是平常事,每跑一步都傳來一陣痛。跑的時候,如果逆風就會撞風,零下幾十度的風吹過來,頭痛面痛,「我對着Jennifer,哎哎呀呀,說句話都說不到。」Gary說。
這樣艱難都要去做,有兩個原因。「我參與100公里比賽,第一是挑戰自己。第二我很想成為第一個完成這比賽的視障人士。不是要告訴其他人我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其他人,你正常或者你有不同殘缺,其實只要你努力訓練,任何比賽任何事,你都可以做到。」
記者:李聰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bit.ly/2gcDRuo